以文会友,续写两岸同宗同文血脉深情;携手同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创美好未来。1月9日下午,在省台办的关心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台湾联合报系联合主办,南京晨报、台湾好读周报和江苏省写作学会联合承办,金鹰独家冠名的第六届金鹰杯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举行盛大颁奖仪式。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封志成,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准,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王恒,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江苏省特级教师、北京东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曹海永,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益民,南京晨报总编辑丁晓斌等为获奖小选手代表颁发证书,中国侨联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
【嘉宾寄语】
做打破“格子”的探索者
“6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以文会友’的活动越来越受欢迎。”颁奖典礼现场,金鹰商贸集团副总裁王轩激动地说。“作为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征文比赛不只是把孩子们思想和表达简单地在格子纸上展示,更是鼓励孩子们能够跳出思维的格子,寻找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问号和答案,探索属于自己未来的星光舞台。”
王轩说,主办方一起成为苏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搭桥者,也是连接孩子们对未来展开无限想象力的搭桥者。
“今年金鹰已经30岁了,但是它也和在座的孩子们一样,正在积极地做一个打破‘格子’的探索者。”
王轩介绍,经过30年的努力,金鹰怀揣着“比承诺做得更好”的初心,从最初的商贸流通和地产开发,形成了今天涵盖酒店、医疗健康、科技和智慧物业等多元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一路走来,金鹰也是在突破一个又一个格子,不断探索、思考并付诸行动,才有了今天的“星光舞台”。未来,在低碳节能、绿色科技发展方面,金鹰还会有更多惊喜带给大家、带给地球。比如位于金鹰世界55F的科技馆,即将在4月份跟同学们见面。
从“格子纸”到“大舞台”,金鹰欢迎同学们和金鹰一道,不拘一格,突破条条框框,不断寻找新的“星光”,拥抱美好的未来,拥抱充满希望的明天!
积极参与、推动和支持
中国侨联副主席、江苏省侨联主席周建农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并且为获得中学组特等奖的小选手们颁奖。
周建农在发言中向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表示祝贺,特别向在此次活动中获奖的所有青少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认为两岸青少年征文活动非常有意义,作为侨联组织,今后也将积极地参与、推动和支持。
还原到“我”,真情实感的抒发
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连续多年担任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评委,颁奖典礼现场,他结合多年阅卷心得和此次阅卷感受,和大家分享了“怎样用汉字传情达意”。
骆教授说,小学组的命题关于“我”,“我”的选择,“我”的行动;初中组的命题关于“我”和“他”,“我”和“你”;高中组的命题则是关于“我们”。“总而言之,作文要还原到‘我’,自己要变成一个‘我’,这个时候一切都会简单了,我们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抒发,才会有哲理的思考,才会有情境的考量。”骆教授说,所有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即使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也要首先还原为记叙文,还原为以我为主的文章中,这样无论是写未来、写现在、写想象,都可以写好。
“作文最重要的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用文字把我们的思考无远弗届地传达给所有人。”骆教授说,作文大赛的目标就是用汉字表达我们内心更深层次的情感,同时传向所有人的心灵最深处。
【获奖感受】
决赛题目带来灵感
第一次参加征文比赛,金陵汇文小学三年级的张知行就拿下了小学低年级组特等奖。颁奖典礼现场,这个可爱的小男生作为获奖小选手代表发言时说:“看到比赛题目,突来灵感,选择了圆形,它是完美的象征,起点也是终点,于是我决定带它来一次精彩绝伦的星球冒险。”
张知行介绍自己是个很爱看书的孩子,比如曾花了两天半看完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也是个爱幻想的男孩,常常幻想人类成功移居到了开普勒22B星球后崭新的世界;还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通过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强健体魄。
小朋友想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分享给更多同龄人。“希望大家能坚持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并在某一天收获属于你的意外惊喜。”
【联合报祝贺】
写作让交流不间断
颁奖典礼现场,台湾联合报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潘素满发来远程祝贺视频。“恭喜所有得奖的同学,你们是这场比赛中的佼佼者。”
潘素满介绍,今年的考题构思以“游戏”的概念为主线,贯穿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各个组别,通过“通道的选择”“僵持的赛局”以及“永续社区的建构”,带领小选手有意识地去体验自我,思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进而正视人类生存于世间,与万物不可切割的关系。据介绍,今年决赛题目内容融入了“生活情境”,也融入了“资讯的图表”,甚至还融入了“体育的竞赛”,以及“2030年联合国永续发展的目标”,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拟题目,带领学生跳脱框架,不局限于标准的答案。
潘素满说:“写作,让你们的影响力无远弗届,你们的参与也让我们的交流不间断,一直持续下去。”
【名师矩阵 妙语评卷】
喻旭初:选手们都有很好的表现
江苏省特级教师喻旭初老师,连续六年担任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评委,结合今年阅卷情况,他认为“选手们都有很好的表现”。喻老师说:“高中组不少同学的文章内容实在、条理清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既不脱离题目提供的材料,又适当联系了身边的生活实际,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表达水平。”
同时,他也提醒部分选手或大话、套话偏多,或书信格式不合要求。“决赛题目图、文较多的命题方式,可能导致选手因审题费时而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喻老师提议征文大赛能辅之以赛前的适当指导,从而引导选手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
“大赛举办六年来,参赛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热情一年比一年高,说明它受到广泛欢迎。大赛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岸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利在当代,功及未来。”
骆冬青:叙事情节与情感是分不开的
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点评此次初中组作文,他说,选手们的作文以叙事为主,叙事应该以情节取胜或者以情感取胜,情节与情感也是分不开的,有不少选手创作的故事比较假,情节很牵强,不能以情动人。题目有小陷阱,作文的时候要注意竞技精神与道德如何平衡,不能因为题目设定而“道德绑架”,作出一些很突兀的抉择。在对抗性体育竞赛中,心态很重要,比赛瞬息万变,胜负难料,将竞赛中微妙的心态表现出来也很重要。
初中组有一篇《尽力,是最好的尊重》,一开篇就切中了最重要的时刻,文笔凝练,营造的情境感强。文章立意也很好,尊重一个人,就是要尽自己的全力,整个文章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作者很好地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关注到对手的状态,对双方心态的把握很到位,有说服力。
曹海永:命题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江苏省特级教师、北京东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曹海永担任此次大赛评委,他认为, 本次小学高年级组的命题,非常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但也容易趋同。绝大部分选择都是第3个,这说明这样的命题,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就阅卷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主题和思想基本是固化的,习惯于在文章的开头和最后讲道理,抒发感想。就讲述故事而言,还不太能做到打动人心、耐人寻味。很多学生的作文缺少一个整体的、有一定创意的故事情境。
贾 卉:不少小文章较有文采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拉萨路小学发展部主任贾卉老师是本届大赛小低组评委。贾卉说,综观本次低年段习作大赛,亮点不少。选手们都能根据要求,看清图画,较为准确地切近要求,走题的作文几乎没有。同时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较为理想,文通字顺都能做到,不少小文章还较有文采。每一篇习作都能在习作中注意个人心得的描写,很明确地表达着自己理解的主题。
写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习作结构意识不强。开头普遍过于冗长,选择困难症比较典型,甚至有的作文通篇都在选择。通观习作,打动人心的不多,想象千篇一律,偶有创意的就很突出。成人化的感悟较多,缺少童真童趣,缺少对自己童年生活中人、事、物的关照,概念化,虚无化比较常见。
周益民:整体水准超出预期
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益民是此次大赛小高组评委。他认为这次的大赛作文题很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就我所阅评的参赛作文,整体水准很是超出我的预期,尤其是特等奖习作”。
周益民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小作者都做到了逻辑自洽,通过诸如内心独白等方式自然地交代了某一选择的必然性。阅评中,常常折服于小作者们飞扬的想象力,通道里的种种奇遇令人难忘。也感动于小作者们小小年纪对生活与命运的思考,他们并非故作成熟状,而是少年式的哲思。“必须特别表扬的,是小作者们的卷面。工整的书写、美观的卷面,令人赞叹。有几位甚至达到了硬笔书法的程度,一度让我怀疑这是现场完成的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倍感欣慰”。(记者 刘颖 谢婷 孙文 刘彩云 周卉卉 徐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