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苏常州的一场关于学生惩戒制度的听证会上,“老师将可以用戒尺打孩子”的消息引起不小争议。尽管事后证明这是一场误会,但对教育惩戒制度的讨论却没有停止。
有人认为,教育不需要惩戒,应崇尚激励教育。心中始终拿着“戒尺”的老师,往往不懂也不愿采取丰富的激励教育方法。也有人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现实中,面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错误行为,有的老师束手束脚,怕戴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因此疏于管教;有的老师则情绪急躁,对犯错的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在身心上造成伤害。可以说,如何进行合法、合理、合规的惩戒,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难题,亟待各方凝聚共识。
要不要进行惩戒?惩戒与惩罚的边界在哪里?怎么监督惩戒制度的落实和效果?我们诚邀大家畅所欲言,可以结合实际,谈具体的经验做法,也可以是针对现实,谈相关的思考。夹叙夹议,体现真问题、真思考。
来稿请投:rmrbpl@163.com,稿件即正文,不超过700字。来稿请标明“大家谈惩戒”,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编,以便见报后寄送稿费。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