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分享”吗?

你会“分享”吗?

羊城晚报 2025-02-11 16:05:02

  “分享”历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很多人推崇的一种美德。就连小朋友上幼儿园,学到的第一课大概也是分享。跟小伙伴们分享玩具、分享零食,包括分享另一个妈妈——幼儿园老师的关怀和照顾。

  英国作家王尔德写过一个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之墙外。可是从此以后,花园里没有了鸟语花香,也不再有四季轮回,永远停留在了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花园里立刻生机勃勃,巨人看到后,再次将孩子们赶出花园。花园又被冰雪覆盖。后来,巨人终于醒悟了,他随即拆除高墙,他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巨人感觉无比幸福。

  这个关于分享的童话故事,至今读来仍让人感触颇深。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我们的生活里,分享也确实有如此大的妙处。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相信,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都曾受惠于“分享”。

  这样说起来,“分享”这个词似乎显得很高深。但其实简单来说,分享就是共同享受。这种共享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因为享受过分享的恩惠,很多人也愿意主动给别人提供分享。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会分享,这里面有一些微妙的感觉和技巧,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分享就失去了意义,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前几年看电影《蒂莫西的奇异生活》时,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女主角的姐姐很爱自己的儿子,并且一直以儿子为傲。她不止一次跟自己的妹妹,也就是电影的女主角分享自己的喜悦:儿子有音乐天赋,学习很好,足球也踢得非常棒……女主角每次都微笑着回应。直到有一次,女主角大吼道:“这么多年,你总是对我夸耀你的儿子,我告诉你,我受够了……”在那一刻,姐姐惊呆了,她突然意识到,对一直苦苦想要孩子而不得的妹妹来说,她的“分享”会给妹妹造成多大的伤害!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说的同样是类似的事情。一位家长在同学群里晒出自己孩子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结果被踢出了群。原来,这位家长平日就常常在群里发孩子各种优秀的成绩,大家从一开始的客气恭维到默不作声,直到她晒出录取通知书,一忍再忍的同学们终于忍不住了。而踢她出群的班长的孩子也参加了高考,正因孩子高考失利而心情低落,看到她每天发这些,终于爆发。

  快乐当然要分享,但一定要找对人,否则就变成了一种炫耀和显摆。同样,在分享难过时,也要找对人,否则就变成了矫情,甚至是一个笑话。至于这里面的分寸,就需要自己去把握了。看到这里,各位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会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