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官网 2018-07-05 17:02:16
曹溶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字秋岳,一字洁躬,亦作鉴躬,号倦圃、菜翁,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御史。明亡后仕清,初授原官,起用河南道御史,任顺天学政督学顺天。与傅山、朱彝尊、阎若璩等人交好。康熙三年(1664年)裁缺归里后,尝于家乡筑书楼于倦圃别业,称“静惕堂”,从此专事学术研究,不复出仕。编撰有《静惕堂书目》,辑有丛书《学海类编》,收书四三一种,刻宋、元、明各家着作四十余种数百卷。着有《粤游草》、《续献征录》、《德藻堂诗集》、《倦圃曹秋先生尺牍》、《静惕堂诗集》、《古林金石表》、《倦圃莳植记》等。
在《师承接受与浙西立派——曹溶与吴陈琰》一文载,朱彝尊认为清代浙西词派创始者是曹溶,与龚鼎孳并称“龚曹”。曹溶主张词要有真性情,转益多师,兼学南北宋,又自成风格。作为明末遗民,曹溶的个人品质与书画鉴藏也是联结他与遗民志士友谊的重要纽带。关乎曹溶的书法,多见于古书画题跋及与友人书信来往,其书体大多为行楷书小字为主。《中国书法全集·74清代名家一》载有其三件书法作品。
跋赵孟頫闲居赋卷
跋赵孟頫闲居赋卷,曹溶书,无纪年。纸本。行书。手卷。纵3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略)。
此跋款署“倦圃”,当书于曹氏归隐后。曹氏书从赵文敏出,且多萧散淡雅之气。此跋点画生拙劲涩,规整秀润中颇见老辣峭健,当系晚年之作。
致嵋翁札
致嵋翁札,曹溶书,无纪年。纸本。行书。信札一页。尺寸不详。上海敬华二一年春拍,钱镜塘旧藏。
“嵋翁”为项玉笋(1617 — 1691),字知文,一作和父,号嵋雪、真堂、又号研斋主人。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擅画,明代着名收藏家项元汴曾孙。观全札内容,知为嵋翁得新品,邀曹氏共赏,然曹氏在病中不能“共鉴定之”。是札当书于曹氏归隐后的晚年期间。
释文:
入湖五日,以劳成疾,迄今犹在伏枕中,不知道驾之幽栖也。默吉札已致意,极蔼然。鹦鹉之浔可以逃暑放舟,约何时乎?倦值久稽,今附使者吴门一客,颇挟名迹,不得具眼共鉴定之,亦病中一闷事也。弟溶顿首,嵋翁年兄。
此札清丽流宕,俊朗可人,通篇气息冲淡儒雅。
致元五札
致元五札,曹溶书,无纪年。纸本。行书。信札一页。23厘米 × 24厘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
此札即曹氏致信元五,感谢其馈赠裤子,并嘱元五带自己的字向“秦八哥”换些银两作生活之资。此札未具年款,由其生活情形看,当是归里的晚年期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数通曹溶书信,其中四分之三均是致“元五”,信中内容并无大事,皆日常琐事,可见曹氏与元五的关系非比寻常,惜信中所言“秦八哥”及受信人元五皆无考。
此札率意质朴,清秀俊朗,尤其笔法精湛,气息深得宋人函札韵味。
释文:
来札与裤领到。吾弟不使余无,情笃可怀,谢谢!秦八哥自吾弟来后未得一面,朝出暮归,声声皆言为我设处,然日复一日,恐其心口不相应也。若秦八哥上紧,仍望吾弟或人携字与之,想彼方不克不完全吾弟之意也。否则余非昔日,竟可置弟与不问也。客家两不相安,奈何奈何!吾弟何以教我也。元五弟启,溶顿首。充兄、衣弟致意。仍未渡江。
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在2018年4月2日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有宋吴琚《杂诗帖》、清樊圻《柳村渔乐图卷》,后均有曹溶题跋。
跋吴琚杂诗帖
跋吴琚杂诗帖,曹溶书。无纪年。纸本。行书。手卷。纵1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为曹溶题跋,张应甲所收藏。此札后有“先三酷好米书”,先三为张应甲(生卒年不详),字先三,又作仙三或先山,号希逸,张若麟之子,与其父为清初收藏家。十年间聚集了晋人《曹娥碑》、宋徽宗《雪江归棹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卷等在内的数十种书画巨迹,可比肩清初收藏家孙承泽、曹溶等。张应甲与曹溶在书画收藏多有往来,其张氏所藏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后便有曹溶题跋,二人何时交游,恐与其父张若麟在京时便与曹溶有所交往。章晖、白谦慎着《清初夫子收藏家张若麟和张应甲》一文认为:“题跋书于隔水绫上,文后钤‘曹溶之印’红文印章各一方,而在书卷本幅之首尾则分别盖有‘曹溶之印’白文印章各一,因此,这幅书卷当为曹溶本人收藏,后转售于张应甲。”此札后归张伯驹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