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文物考古
  • 正文内容

沈城考古出土元明时代珍稀文物

阅读:1253 次 作者: 来源:沈阳日报 发布日期:2019-08-28 11:44:16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物考古资讯。

  今天,当人们参观沈阳故宫时,立于大政殿东侧的“沈阳路城隍庙碑”是见证“沈阳”名字的一件珍贵实物。

  “沈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的“元史·地理志”中,而在此之前,一直沿用辽金时期的“沈州”称谓。

  沈阳路城隍庙碑,制作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高186㎝、宽68㎝。碑首有四龙交盘,碑座为伏龟。碑阳额题刻“城隍庙碑”、碑身刻“城隍庙碑记”,碑阴额题刻“沈阳路城隍碑”。

  有专家考证,沈阳的城隍庙应始建于辽金时期,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复立沈州路之后加以重建。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改沈州路为沈阳路时,城隍庙之名开始冠以“沈阳”二字,并称为“沈阳城隍庙”。

  沈阳城隍庙碑阴记载:“院地,东至回回五哥院墙,南至孙百户界墙,西、北至城隅”,提示了元代沈阳城址在当时的具体方位。也就是说元代沈阳路城,应小于明清时代的沈阳城。而元代沈阳城的北城墙,与明清沈阳城的北城墙走向大体一致。

  清初,把沈阳城隍庙晋升为盛京都城隍庙,康熙、乾隆、道光、光绪各朝也多次重修。至民国年间,由于年久失修,不仅庙宇破败,庙中悬挂的匾额和院中的碑石也不知下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1962年从原城隍庙的旧址院内地下,清理出了这通沈阳城隍庙碑。

  “沈阳”二字出现在沈阳城隍庙碑上,也是迄今为止,在发现实物记录中最早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元代沈阳城隍庙碑在沈阳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件件珍稀的藏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人们了解沈阳历史的一扇窗户,也让正在筹建中的沈阳博物馆变得与众不同。

  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日报共同主办的征集镇馆之宝活动,让许多关心沈阳文博事业发展的市民着了迷。那么,在元明时期,沈阳哪些文物有资格候选镇馆之宝呢?

  螭龙柄玉匜重要礼仪洗手器物

  为配合沈阳城市改造,1958年考古工作者曾对清代封堵的明代沈阳北门遗址进行了清理,发现明万历年间(1573-1620)曾先后两次加固改造北门,将其改称为“镇边门”。

  当年,镇边门外北侧有一座白塔——崇寿寺释迦佛生天舍利塔。据《盛京通志》《沈阳县志》记载:“崇寿寺及崇寿寺塔创建于唐代,尉迟恭监造。明清两朝都进行过重修”。清末寺庙始渐破落,庙宇荡然无存。古塔因年久失修,于1957年4月被拆除,拆塔时出土文物共92件。其中,有一件螭龙柄玉匜,高4.15㎝、通长9.6㎝、底径长3.5㎝、宽2㎝。这件螭龙柄玉匜整体为椭圆形,前窄后宽,宽部沿与腹间饰一条弯曲螭龙作柄,龙嘴衔于沿部,椭圆形圈部,设计巧妙精致。

  专家表示,它是古人洗手时必不可少的器物。此匜做工精细,沿袭传统造型的同时探水状只留象征性,曲口缩小,保留宽流,不愧为明代玉器精品。

  元明瓷器风格清新制作精美

  元代北方地区的瓷器,继承了宋代北方磁州窑装饰风格清新的特点。到了明代,除了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景德镇开设官窑烧制御用瓷器之外,民窑业也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官民竞市”的繁荣景象。明代的五彩、斗彩等彩瓷开始流行,青花、釉里红、甜白釉、红釉、斗彩、素三彩等各具特色的瓷器名品,为后世所尊崇。

  沈阳地区考古发掘过程中,也经常发现精美的元明瓷器,这里介绍几款,以飨读者。

  其中,釉里红串枝花卉纹瓜棱大罐,自上而下共9层纹饰,口为如意云纹,其下依次为仰莲、朵云、如意垂云纹,腹部主题纹饰,为12组串枝花卉山石,在沈阳原新城子区蒲河镇恩格德尔墓出土,为明代洪武年间作品。

  沈河区山东庙出土的五彩花卉蜥蜴纹银盖罐,施青白色釉,自上至下由六组青花及红彩弦纹带将图案分为五个部分,图案中由红、绿、黄及青花多种颜色绘饰,罐配银制盖,为明代晚期作品。

  青花松竹梅三友云雀鹤纹盖罐,出土于原东陵区文化东路52号院内,专家认为此墓的墓主为清初著名学者、改进完善新满文的达海。该罐自上而下分绘四组纹饰,每组纹饰之间用青花线相隔。以松、竹、梅三友图为主纹,其间绘以鹤、雀、山石花鸟纹,制作十分精致。(记者 陈凤军)


标签:文物考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