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有些地区,每年的农历6月,都会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因为这时候,姥姥姥爷都会忙活着给外孙或外孙女蒸羊、送羊。当地风俗习惯是这样的:说是每年麦收时候,先是出嫁的闺女回去看娘,然后姥姥姥爷去闺女家给孩子送“羊”。
据说,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是送活羊的,后来演变成用白面蒸的“面羊”,“面羊”,顾名思义,就是面做成羊的形状,和好面后,捏成各种形状样式的“面羊”,有大有小,然后就像蒸馒头一样放大锅上蒸熟。
制作面羊的时候,心灵手巧的农妇还会特别准备一些黑豆,点缀在面羊上作为“羊眼”,用干净的梳子把面羊背部轻轻琢成毛茸茸的“羊身”,很是招小孩子们的喜欢。
另外,一些人制作面羊的时候还会别具心思,不但要在面羊身上饰以红绿色的花带,而且在大羊的身边,还要配置一些形态各异的象征吉祥幸福的小鱼、兔子、刺猬等可爱的小动物来搭配。
这样的习俗在豫北一带的农村里流传了很多年,一直延续至今,很多年轻人也都很喜欢这一风俗,不仅是因为它传达了一种隔代亲情,更是因为它宣扬了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说起“六月送羊”这一习俗,它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故事这样讲到:很久以前,有一位母亲辛辛苦苦的抚养儿子长大,可是这个孩子却从小顽劣,不知“孝”为何意,这位母亲的兄弟是个牧羊人,为了教育外甥,他就常常带着这个孩子去看羊羔吃奶,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发现小羊吃奶的时候总是跪在地上,便问舅舅原因,牧羊人告诉孩子,因为那是小羊在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男孩大悟,自此之后痛改前非,成了当地有名的孝子,这就是“羔羊跪乳”的故事。
直至今天,每到六月送羊的时节,豫北地区的人们在大街上仍然能够见到虽已白发苍苍但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挎着篮子不辞辛苦地去闺女家给外甥送“羊”,一方面是解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希望这一做法能够教育孩子孝敬母亲,效仿羔羊跪乳,报答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