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从文化之旅看宝马的“非遗传承观”

阅读:1870 次 作者: 来源: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发布日期:2019-11-15 14:41:2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非遗文化资讯。

  

  如何发掘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如何让非遗项目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如何让非遗传承人具备应对市场化挑战的自我造血能力?

  这是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也成为BMW发起“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重要缘由。

  自2007年项目发起至今,“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了我国23个省及直辖市、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3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1600万元的捐助。

  但单纯的资金捐助并不能使非遗项目具备可持续发展和自我供给能力。鉴于此,2016年,BMW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建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对传承人的支持从过去捐助模式升级为赋能模式,使非遗项目具备自我生存与造血能力。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在评价该项目时称,“BMW中国文化之旅”在2016年升级后,希望通过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创新路径,从“一次性”的探访捐助活动升级为“永续性”的可持续发展平台。

  市场化竞争是残酷的,比传承非遗技艺更重要的,是传承让非遗持续生存的能力。

  让非遗项目与社会接轨,让传统技艺与现实嫁接,推动非遗产品的创新转化,促进非遗文创品的消费应用,才能让非遗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永动力”。

  自2017年起,BMW管理人员开始在创新基地开设专场讲座,为传承人提供商业管理、创新转化等方面的指导。2017年底,“BMW中国文化之旅”还推选了10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女性非遗传承人,免费、免试进入木兰学院,进行女性创业家的深度培训。

  今年,BMW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一步扩展合作,清华美院的教授将作为设计师,携手传承人以“研培+艺术设计+产业”有机结合的方式,带领传承人完成研修课程,设计和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品。

  据魏岚德介绍,3年来,创新基地共培训近250位具有创新潜力的非遗传承人,举办7场非遗展览及4场非遗研讨会,为非遗项目搭建起学术传播和创新孵化的平台。

  作为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年度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今日,创新基地与华晨宝马在北京798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对中国非遗保护的创新转化等多年来取得的社会成果进行了展示,并为来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和售卖非遗产品的平台,吸引公众感受、体验和购买非遗产品。

  据悉,本次展览将历时三天,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该展览邀请了由创新基地历年来培养的17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近250件以“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为理念指导设计开发的非遗文创品,包括蓝印花布、湘绣、彝族服饰等。

  此外,成果展还展示了BMW 7系华彩辉耀典藏版。该车由BMW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领衔的清华美院设计团队合作,研发历时12个月,整车设计选取汉代玉环纹样、霁蓝瓷、降真香等中国文化象征元素,并结合刺绣、大漆、螺钿等制作技艺,将宝马百年造车技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元素相融合。

  “通过‘BMW中国文化之旅’项目,华晨宝马希望成为嫁接‘联结’利益相关方和本土社会的桥梁。”魏岚德表示,“在13年不断的实践与发展中,‘BMW中国文化之旅’以品牌影响力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桥梁,充分利用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专长,创新性地嫁接社会资源去应对挑战,解决问题,以传承人为主体,致力让非遗走入现代生活。”(记者 陶震)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