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评
  • 正文内容

《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首部展现上海抗疫的文学力作

阅读:5543 次 作者: 来源:大洋网 发布日期:2020-07-08 18:55: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学图书出版书讯书评。

  2020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爆发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其后,经过数月各方努力,我国本土疫情情况已基本控制,这是源于国家政府把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出的政策决策,也是数万一线医护人员积极迎战,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所取得的战疫成效。

  在此背景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创作了首部全景展现上海各条战线奋力抗疫的纪实文学力作《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该书已于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从上海第一号病人切入,以有生气的故事和接地气的语言,全景展现上海医疗、公安、社区防控、志愿者服务等各条战线的抗疫故事,生动描写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上海实践,突出了“大疫是一场大考”这一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重大课题,热情讴歌了一批共产党人和基层干部群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时代“硬核力量”。

  ◆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具有宏大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善于站在比较高的层面审视社会、历史和时代,挖掘和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代表作有《浦东史诗》《大桥》《那山,那水》《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

  ◆书评

  沉浸式地采访,有温度地叙述

  ——读何建明抗疫作品《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

  文:余飞

  报告文学作家徐迟曾说过,报告文学作家“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能动的镜子,就是要反映我们国家我们人民群众沸腾的战斗生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许多报告文学作家第一时间深入生活现场深度采写,用文字真实地反映了国家和人民抗击疫情的战斗。近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就是一本反映上海抗击疫情的报告文学作品。

  《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是一部有特点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特点也是报告文学这一非虚构写作文体的特点。一是,作品紧密关注现实生活,第一时间反映真实的生活,迅速地向读者报告当下正在经历的抗疫实况,体现的是报告文学作品处理现实题材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这也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最鲜明的特色。二是,作者深入医院、社区、机场等各个场所,采访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关注抗疫期间各个群体的努力,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反映了抗疫实景,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正视这场“战”疫。三是,作者以炽热的情感书写抗疫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张扬“战”疫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得作品给人温暖和希望。在笔者看来,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沉浸式地采访和有温度地叙述两个方面。

  首先,是沉浸式地采访。报告文学是书写生活现实、报告生活现实的文学,不是坐在书斋里虚构出来的文学,没有采访,就没有报告文学写作。创作报告文学必须走向生活现场,采访当事人,聆听事情的亲历者的讲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创作的特点,也是报告文学的特色。“我意外地停留在上海的这段时间,让我有机会‘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对这块土地有了一次比较感性的体验,并随她一起经历了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岁月。”疫情期间,何建明困居上海,但作为一名敏感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工作,而是抓住时机,走进上海的医院、社区、街道等地,采访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病人、社区工作人员,以及采访有“城市猎毒者”之称的流行传染病医学调查队、有“申城诺亚方舟”之称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有被称为“最强大脑”的入境人员审查队和机场海关人员组成的青年突击检疫队,等等群体,同他们深入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作者意外地困住在上海,于是有机会与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2400多万市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经历“战”疫历程。因此,《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对于作者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作者本身也是上海的一份子,也是事件的亲历者,所以上海成为他书写的对象、报告的对象。创作期间,何建明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写作,完全沉浸上海“战”疫之中。笔者把这种采访称之为“沉浸式的采访”,即是作者融入所书写的对象,除了常规的采访外,还可以沉浸其中深入体验,最终形成作家独特的感受和判断。这种采访形式和创作方法并不陌生,而是报告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创作传统之一。

  纵观百余年来的报告文学作品,凡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深入的沉浸式的调查采访。1900年,作家杰克·伦敦深入伦敦贫民窟,在那里居住了三个月,做了深入的调查采访,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创作了报告文学作品《深渊里的人们》;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并根据考察采访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1936年,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深入到包身工中,甚至还混在包身工中间体验他们的生活,最终根据调查到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一名资深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非常看重这种沉浸式的深入生活现场的采访,在他看来,“报告文学(或说非虚构作品)如果没有‘现场’的亲历与准确叙述,那必定不会有独特而超然的艺术魅力,那些蜻蜓点水式的假现场也必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何建明在创作抗疫作品《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时,多次奔赴上海古北社区、花木街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心、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浦东机场、援外物资上海基地等抗疫一线,实地调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在采访的过程中形成了作者对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人民独特而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为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沉浸式地采访不仅是创作报告文学作品所需要的,更是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需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的“战”疫努力成效显著,需要作家深入现实生活,看见和发现抗疫过程中的真人真事,有深度地采访写作,向人民群众和向世界报告最真实、最鲜活的中国抗疫故事。

  其次,是有温度地叙述。报告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书写和报告,如果说采访是为了发现生活中的故事,那么叙述则是为了把真实的故事精彩地讲述出来。怎样书写,怎样报告才算得上精彩呢?笔者认为,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单是依靠技巧的写作是冰冷的,技巧之外还需有情感的温度,有温度地书写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抗击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何建明发现了这样的故事。比如,作者在作品第二部分写了“城市猎毒者”这一群体,向我们报告了在这场病毒阻击战中默默付出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流行传染病医学调查队队员们的工作;在作品的第七部分“一声‘妈妈’好甜美”中书写了儿科医院一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不满一周岁的小彤彤,在医院中被“护士妈妈”轮班照顾的故事。整部作品书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抗疫战线上的普通人身上,通过细微而具体的故事,写出了城市的温度,人性的温度。这些故事让春天里的上海更加温馨甜美。

  作者在作品的最后用“爱”字提示了这部作品的题旨。“平时我们都在说,人活着是因为有爱,有追求,那么现在大上海是否让我们这些所有平安健康地活下来的人们,在疫情渐渐消失的时候,想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眼——爱?!我想是的,至少我是这样。”在笔者看来,这份爱包含几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城市之爱。作者写到,“城市有爱,我们的生命才会灿烂。”疫情爆发后上海迅速启动防疫抗疫措施,筑起一座上海堡垒,抵御住了疫情扩大的风险和危机,保卫了人民的健康安全。第二,是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大疫当前,无数的工作人员奋斗在抗疫一线,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感到安全和温暖。第三,是书写者之爱。作者是饱含着“爱”在书写这部作品。书名《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中的春天,不仅实指疫情发生的季节,更是作者情感的一种投射,疫情期间作者虽然困在上海,但作者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让其切身感受到上海如春天般温暖。正如作品中写到的,“大疫中的上海在乌云密布、黑云阵阵中,保卫了这个美丽而伟大的城市,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平安健康。难道不值得被赞美吗?”是的,美是需要被发现、被赞美的,发现美、赞美美本身也是爱的体现,对美的赞美也激励着鼓舞着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其实,作者的爱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源自于作者的写作角度和写作立场。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和什么样的立场写作,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格局和样貌。当今社会脱离生活的写作、私人化的写作、趋炎附势的写作、污化式的写作比比皆是,但何建明毫无疑问是一位不忘初心的作家。他说,“为人民立言,一直是我写报告文学的态度。”他的创作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扎根于广大人民,他是含着“爱”在写作,他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深爱着共和国,他把“爱”熔铸在文字之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民众该是文学的基本担当,为人民写作应是作家的根本使命”的诺言,自觉地担负起作家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所以他的写作决不仅仅是为了“小我”,而是为了广大的人民,他的笔触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澎湃的。

  读完《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作品中的故事令人感动,更令人震撼。这是一本能够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书。也将是2020年上海“战”疫历程中最鲜活、最珍贵的文献记录。(记者 李晓璐)

标签:文学,图书,出版,书讯,书评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