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作名录》,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舞蹈类世界非遗项目。农乐舞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和传承下来一种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在岁时仪式和节庆活动中展现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主要流传于东北三省朝鲜族聚居地,其中,吉林省延边地区流传最为广泛。
农乐舞,就是朝鲜族把“宇宙万物为一体”的理念,以舞蹈形式表达,表现他们祈求丰收、向往幸福、融入大自然的一种美好祝愿。农乐舞离不开小锣、长鼓、圆鼓、钲、太平唢等乐器的陪伴,尤其是小锣、长鼓、圆鼓、钲,在农乐舞中分别扮演“雷”“雨”“云”“风”等“四物角色”。
国家级农乐舞传承人金明春介绍,农乐舞主要由手鼓舞、长鼓舞、圆鼓舞、假面舞、象帽舞等组成。其中象帽舞是农乐舞的最高表现形式,表现出整个农乐舞中的最高技巧和最高兴奋点,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趣,包括“线象帽”“火花象帽”“羽毛象帽”“尾巴象帽”等,可以称为整个农乐舞中的华彩篇章。
据民间口传,象帽的由来有好几种,但追溯其记载,象帽是由古代军队士兵所戴的战笠(即军帽)演变而来的。象毛,原指战笠上的装饰物羽毛或用细毛做的红缨,在演变过程中,毛换成了布条或是纸条,并把整个帽子和布条统称为象帽,这里的“象”字,意为相像、象征帽子,和动物大象无关。
中国朝鲜族民间艺人将农乐舞中的象帽种类,由原来的“羽象帽”和“杆象帽”两种,发展成按杆的长度和纸条的长短来分的短、中、长三种象帽。长象帽彩带目前最长可达到32米。甩帽动作也由“平甩”“左右甩”发展到“立甩”“狂甩”“抖露珠”,同时,创造了“穿圈技法”“三彩带甩动技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朝鲜族特色的农乐舞。
农乐舞,历史悠久,意味深长。中国朝鲜族民间艺人在继承这一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即杂技、武术、秧歌等之所长,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国朝鲜族聚居地区,人们农忙之余,便在村屯、田间奏起太平唢,敲起长鼓,翩翩起舞,祈求丰收和幸福,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朝鲜族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审美意识。
农乐舞蕴含着中国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乐舞完全融入进朝鲜族的生产生活,已成为民族符号和民族象征,成为增进文化认同、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