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第十五届文博会T8旅游创意(保税)园分会场开幕式在福田区保税区市花路8号T8旅游创意(保税)园一楼举行。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璞先生,深圳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专职副主任曹秀梅女士,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吴游,福田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毅先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物局政策法规处、审批综合处处长何国伟先生,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志英,深圳市政协委员、福田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会长孔丽女士等各级领导和嘉宾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见证这一年一度的文旅盛事启幕。
启动仪式上,深圳市福瑞丰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百祥先生发表致辞,他强调,促进引导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文博会一项重要功能,T8旅游创意(保税)园分会场正是基于文博会主会场对文旅产业在理论的高度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举全园之力,邀请行业专家、名家,深入地对非遗文化、乡村振兴等文旅相关产业进行探讨、交流,并联手园区企业展示出样式繁多的文旅相关产品。此次活动“旅游+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和产业相结合,挖掘非遗文化的潜在价值,为非遗文化潜能的释放开辟一条渠道。
本次分会场活动的非遗文化板块由深圳市晚象牙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共同承办,活动邀请到国家级、地州级非遗剪纸及民俗传承人3名,通过非遗传承人与专家对话论坛形式、将民族文艺汇演、民族文化及非遗实物展融入系列展示活动中,为文博会分会场增添了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新活力。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作做为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旅游发展特色结合起来,让中国传统非遗通过市场活力转化为活态传承的新力量是该活动的意义所在。
民族汇演助力分会场“活态起来”
活动现场,福田区少数民族精彩的文艺汇演,悠扬的蒙古族马头琴、极富民族风情的傣族葫芦丝、民族歌曲串烧、优美的新疆舞蹈舞出了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唱出了祖国的繁荣,也奏响了民族非遗融合文旅的主旋律,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绚丽特别的视听盛宴,节目中展示中华民族非遗艺术魅力,56个民族56朵花在“文博会”分会场上成为一抹亮丽的风采。
高峰论坛探寻非遗与文旅融合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王程太、国家级非遗傣族剪纸传承人邵梅罕、傣族泼水节传承人晚相牙、非遗傣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樊涌教授在精彩的论坛对话中将民族非遗魅力及对非遗融合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做了深入探讨和解析。
在“传统非遗与现代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现场观众不仅零距离欣赏到国家级遗传承人邵梅罕老师现场5分钟令人叹为观止的盲剪“花开四季”作品,欣赏了传承人樊涌教授创作的带入感极强剪纸动漫“孔雀公主”,聆听傣族泼水节非遗传承人著名艺术家、傣族传统歌谣传承者晚象牙老师的傣族经典民谣,亲身体验了历史底蕴深厚的民族非遗文化。
论坛中,王程太与樊涌对非遗融合文旅的专业解析和观点,吸引了现场参加论坛的嘉宾观众,珠海从事文旅的朱女士激动的表示,此次论坛收获极大,也开阔了她对非遗融合文旅的理解,给了她更多的思考如何提高自己事业的心声,活动现场嘉宾热情互动,也推高了本次论坛的小高峰。
多彩中华“”56各民族56朵花”
在四楼“56个民族56朵花”中华民族文化展厅,展示了晚象牙文化绚丽民族非遗服饰,各类原创衍生品;现场同时展示了中国56个民族的图片和文字、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及部分少数民族非遗实物,展示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魅力。现场展示有多样与生活美学相融的非遗衍生品,非遗衍生品也是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的必要载体,是“非遗”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态体现,晚象牙文化通过挖掘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服饰、手工艺品中,让非遗以崭新的姿态重新走进市场。
晚象牙公司负责人同时担任福田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会长的孔丽表示公司将致力于弘扬和传承民族非遗文化,积极推动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巧妙的融合,做更多的非遗活态化产品,让产品具有文化内涵,传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看到了解中国民族独具特色的深厚的历史文化。
深圳市晚象牙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公司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保护即将消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相关的国际商业交流与资源互动平台;通过挖掘、整理和研究传统文化艺术,活态化传承及传播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