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书法
  • 正文内容

宋华平对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现代刻字艺术的期许

阅读:2212 次 作者: 来源:书画曝光台 发布日期:2019-07-01 15:34:41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书法资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历史,瞻望未来,方可眼观全局,致以高远。现代刻字艺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在探索中走向沉稳与成熟。走进新时代,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之际,也有更多的期许!

  ——新时代,期待书刻艺术紧随时代,风格更加多元。从传统刻字到现代刻字,从“主题刻字”到“义形创作”,从附丽纯书法到另辟蹊径、自成样式,从古典到现代,中国刻字发展并不是坦途与温暖相伴,更多的是一路风雨兼程自我完善与坚韧自强,本届中国书协刻字硬笔委员会刻字艺术部在新一届中国书协党组和主席团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定文化自信,承续中华文脉,把握时代脉搏,陶铸时代审美,助力推出精品和发现人才。现在的刻字艺术终于走出风格单一、内容简单的桎梏,打破了中国现代刻字“千人一面”的魔咒。从少字数到多字数,从单色调到色彩缤纷,从篆体独大到五体并用,从阳刻为主到阴阳兼顾,从纯古典到新古典,从重笔墨再现到重书刻表现,从重装饰到重“书、刻、刀”的审美独立性……中国现代刻字艺术终于迸发出作为刻字母国应有的兼容并蓄、包容互鉴、风格多元的活力,这来源于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宽广博大的国际视野,自信从容的格局风范。

  ——新时代,期待“代书代刻”不再是一个破碎的存在。长期以来,“代书代刻”让我们引以为诟病,如何激浊扬清,我们一路都在努力。首先,增加了“书、刻”并重的评审权量,作者在投刻字稿的同时,必须同时投一件书法作品,以“书、刻互验互证”;其次,坚持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原则,增加“公示”环节,营造风清气正的艺术生态;最后,建立“现场书、刻”评审机制,“代书代刻”被人唾弃。今后,未来,我们仍将在制度、机制上更加完备,保护好书刻艺术的净土。

  ——新时代,期盼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刻字精品,推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思想精深要求作品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深刻反映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艺术精湛要求作品书刻俱佳、审美多方,在新的历史潮流中,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刻奏出时代最强音。新古典主义既不是传统的刻碑,也不是现代形式的自我表现,是古典中寄寓现代元素,是对传统的改良,适合刻多字数。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利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技法,表现哲学思辨与宏观思考,适合刻少字数。后现代主义继承历史和文化传统,注重历史的典雅和现代的奇新,适合刻大字与小字结合。以上三种审美倾向的互融互生,构成了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制作精良要求我们不仅重视题材,即刻字内容;更重视立意,即中心思想;尤要重视艺术手段,即技术与方法,如此,才能将“题材、立意、技巧”高度统一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出作品,更要出人才、出精神!我们将通过展览发现一批名家新人,培植他们开展创作与理论研究,为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提供技法支撑与理念支持,从而开创新时代现代刻字艺术的崭新局面。

  ——新时代,期望更多的文人参与,让现代刻字艺术走向历史的深远与更加崭新的未来。元明以降,文人参与,催生了篆刻艺术的独立与流派的形成。改革开放迄今,新时代以来,现代刻字艺术在诸多书法家、篆刻家、画家、雕塑家等新时期文人的参与中,现代刻字艺术蓬勃发展,地域风格初步形成,名家新秀不断涌现,新风思潮此起彼伏,构成了刻字艺术丰富多彩的大观园。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同任何一门艺术样式一样,都有初生、探索,迈向成熟的几个阶段,其中,“文人参与”是重要因素。“文人参与”促进了“工艺化”向“艺术化”的生成。谁也不能否认,现代刻字艺术正在迈向一个拥有自己艺术特征、形式内容、审美方式、创作规律的新境界。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在普及与提高中再度发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呼唤精品,精品引领未来。现代刻字艺术的发展需要仰望星空,目光深邃,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感悟时代强音。我们期待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刻字艺术精品力作,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中展示亮相!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以此,致敬我们伟大的时代!


标签:书法 ,艺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