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学院专利成果拍卖会上,16项专利成功找到“婆家”,并现场签约;“蓝色海洋”技术成果推介会上,21家科技企业集中发布相关技术和成果;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吸引57个学校、331支队伍参赛,青岛海科展搭建搭建多种平台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16项专利通过拍卖找到“婆家”
“通过专利成果拍卖会平台,企业不仅可以以‘普惠’的价格拿到专利,而且可以和中科院的科研平台建立联系,这为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发展机会。”青岛蓝谷高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经理翟熙伦表示。
为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先进技术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加快企业产业创新升级,减轻企业技术研发成本,全面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海科展联合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2019年中国科学院专利成果拍卖会”,推出中科院系统136件高质量专利进行前期路演对接,涉及海水淡化、无线传感器技术、新材料、光学技术与设备、制作工艺等20个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天线信号初始相位差、时延和频率差估计装置与方法”“软启动控制器”等16项专利成功找到“婆家”,并现场签约。“多晶相磷酸铋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回热循环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热力循环装置及方法”等四项专利在网上拍卖成功。
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运营团队通过多方位企业服务模式,在拍卖会前期对专利进行推广宣传、组织洽谈路演等形式,让企业更深入地了解专利,了解标的情况及竞买规则,与专利发明团队进行现场互动交流,为此次的中科院专利竞拍打好基础,同时也以此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市企业与中科院高端科技项目进行线下对接,为企业以后专利孵化培育
起到推动作用。
331支队伍角逐水中机器人大赛
第十二届URC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于青岛海科展同期举办,设置了全局视觉组、自主视觉组、2D仿真组、工程项目组、水下操控组等许多常规科目,以及水中竞速、目标抓取、创新创业、水面垃圾清理等众多比赛科目,共有57个学校、331支队伍参赛。
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是首个由中国人创立并有国外队伍参赛的国际性机器人赛事,是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主办的一项国际性水中机器人专项赛事。大赛聚集和整合水中机器人领域的专业及社会资源,推动水中机器人知识的普及和各层级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促进机器人产业与海洋工程的发展与创新,引领水中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能够引导和培养高校大学生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为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成果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孵化和应用,搭建了优秀项目与相关产业基金精准对接机制,逐步形成在人工智能、水中机器人、海洋科技等领域的政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机制。
青岛海科展期间还举办了“蓝色海洋”技术成果推介会,瑞典特瑞堡工程系统、深圳鳍源科技、福建集瀚海洋科技等21家科技企业在青岛海科展集中发布相关技术和成果。声学释放器、水下机器人系统及水下大数据、温度计量解决方案、海洋浮力装备材料、海洋光电缆的关键技术、基于GNSS卫星的海洋多功能浮标监测系统、系列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高仿真度视景可视化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通过青岛海科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