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以为执笔起草属于机械劳动,只需把材料语言塞到拟好的提纲中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而危险的认识。其实执笔起草是论文写作中一个重要甚至关键的环节,因为前面做的工作再多再充分,一旦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前功尽弃。
学术论文写作中,会出现的七大语言表述问题
一、没有找准切入点,入题缓慢
论文讲究开宗明义、直奔主题。可以先从研究论文的开头入手,是开门见山阐明中心论点,还是先阐明论题中涉及的重要学术概念;是先阐述理论根据进而引出论题,还是直接提出问题。有些调研类论文还可以先介绍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开展调研的基本情况等。相信通过分析比较,就会不断拓宽思路,迅速进人正题。
二、要点没抓住,表述不准确
一是标题表述不准确。或者标题的外延与论文内容不符,或者字数过多不合要求,或者表意不够明确清楚等。
二是摘要表述不准确。或者没有抓住要害,未能把主要观点提示出来,或者概括能力较差,“摘”的过长过多,几乎等于论文的缩写,名为“摘要”,实则不“要”,从而影响读者迅速准确地把握论文的论题和观点。
三是观点句表述不准确。有的过于抽象,不着边际。
四是行文中对材料的分析、阐述和归纳、概括不准确等。
三、违背规则,论证失败
论证有一定规则,遵循这些规则,论证才能达到无可置辩的程度,否则会导致论证失败。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论证目的不明确,没有紧扣论文核心。游离了中心论点,所用材料也未能有效地说明论点。
二是只有理论分析,从理论到理论,缺少必要和充分的事例与数字作为依据,内容空泛,论证没有力量。
三是论证材料陈旧过时,缺乏新意,证明力不强。
四是草率论证。或者论据不足,或者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或者材料没有代表性,或者论据与论题不符,得出的结论过于牵强等。
五是论证方法简单,满足于观点加例子的机械组合,缺乏论证过程。
六是材料不可靠,论据虚假,论点自然难以成立。
七是违背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法则,总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有矛盾。八是循环论证。即采取绕圈子捉迷藏式的语言游戏,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同时,又用论点来证明论据的可靠性。
四、图表使用不当,制作粗劣
具体表现为:有的图表太多太乱,缺乏选择,本来用较少文字就可以说清楚,却硬要加上图表;有的图表与论文内容不符,甚至互相矛盾;有的图表与文字叙述脱节,呈游离状态,完全没有必要;有的图表位置安排不当;有的图表互相重复;有的图表不合规范,或表格设计不合理;有的图表制作粗糙,或图像不清晰,或文字潦草;有的图表出现了疏忽遗漏,或者缺少图序、图题或表序、表题,或者干脆只有图序、图题或表序、表题,却漏掉了图和表;有的该用图却用了表或该用表却用了图,或该用示意图却用了形象图,该用横表却用了竖表等。
五、不会排除写作障碍,草率收场
撰写论文时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是正常的,或者感觉思考成熟了要起草却又一时无从下笔,或者写得不顺手,或者写作过程被中断。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冷静下来,知难而进,对症下药,就能找到顺逆转化、走出困境的机会。
执笔被中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和别人“撞车”而中断。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另选课题,重新搜集资料,很不甘心,时间也不允许。这时不妨同中求异,开辟新的论证角度,进一步研究现有材料,找到与别人不同的论证角度;
二是受外界干扰而中断。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不可能一口气写完,但要尽量保证其中某一小论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非停不可时,也要用简明的文字把想好的要点记下来。初写论文者最好在写完一个段落后再停笔。另外,把起草论文安排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段内也是,种有效的方法。在此期间,要尽量排除其他事务,避免干扰。
六、语言粗疏多病,文风不够健康
有的作者文字基本功不够扎实,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行文时语言粗疏多病,文风不够健康。语言粗疏多病表现为:一是词语使用不当。二是不合语法规则。
文风不够健康表现为:
一是语言锣嗦,废话连篇。
二是语言枯燥,词汇贫乏,文章没有生气,没有文采,读之味同嚼蜡;
三是故弄玄虚,语意空泛难以捉摸或自造一些别人不懂的语言;
四是文白夹杂,生硬别扭,似是而非,不知所云,令人生厌;
五是华而不实。过分夸饰、令人眼花缭乱的枝蔓等;
六是不合论文的语体和文体风格。论文是以逻辑概念的论证推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因此其语言多为议论性语言,议论性对于论文的学术价值起主导作用。
八是不以理服人,而是以大话压人,语气蛮横;
九是写作态度不认真不严肃,有应付、敷衍之嫌;
十是大段抄袭别人的论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