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不少人注意到,这是相关提法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两会上,学术不端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探索研究现象、总结科学规律,还是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在科研过程中,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数据和方法的真实可靠。”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看来,学术不端将直接导致前期投入的浪费、损害学者本人及所在单位的声誉,其危害不言而喻。
“学术不端严重背离科学精神、败坏学术风气、恶化学术生态,严重破坏公平原则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严重妨碍国家科学技术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危害甚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主任王灿龙说。
预防和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更有震慑力、操作性更强的制度设计”,王灿龙表示。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建立科研人员学术信用记录归档制度;二是成立学术不端行为独立调查委员会;三是强化教育预防手段,加大惩治处罚力度;四是明确学术不端者所在单位的监管责任。
他进一步解释道,目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主要还是由当事人所在单位和机构等负责。受“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在社会舆论不大或上级没有过问时,调查处理往往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不了了之。这不仅使当事人逃脱应有的惩处,还在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为杜绝此类弊端,有关部门可联合成立学术不端行为独立调查委员会,主导或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处理。与此同时,给予单位或其主要领导一定的惩戒,从而保证一级一级有效监管,形成责任传导机制,防患于未然。
“应加强对从事科研活动人员的引导教育,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制,希望国家出台更为细化、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并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孙东明建议。
“我们在原始创新能力上的不足,除了发展时间不长外,还在于科技界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周健民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科技创新应该摒弃浮夸、回归理性。”
周健民认为,科技及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应正确理解科研规律,让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回归理性。提升基础研究投入,让科研人员能静下心来做研究,不必花费大量时间跑项目、写申请。实行分类评价,避免只以人才头衔、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要放宽评价周期,重在理论创新、创新潜力及未来影响,以国际同行评价为主;对技术应用,要突出技术引领作用和应用效益,以市场评价为主,彻底改变我国科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现象。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展望的那样,“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记者 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