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本该是当代文明家庭的一种“标配”。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标配”,而且更是精神层面的“标配”。因为,书房不仅是一个家庭安放书籍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安放灵魂,精神休憩的地方。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书房不仅是增长知识的地方,而且也是自己为学术事业,开疆拓土的地方。——题记
许多年前,一位做老师的朋友,第一次来我家玩。一进我书房,就看见堆积如山的书刊报纸,便非常惊讶地问我:“哇塞,你家怎么这么多书呀?能不能借几本给我看看?”我非常客气地应承道:“当然可以。你随便挑,喜欢就拿走。”后来,她挑走了十几本杂志,和几本书。
转眼间,好几年过去了,可一直也不见她还书。由于当时忘记登记书目了,这导致我后来想向她追回那些书,都不知道该追回什么书,这让我非常后悔当时的疏忽。后来,不知因为什么事情去她家时,我突然想起当年借给她的书。于是,我问她:“以前,我借给你的书,看完了没有?”她说:“看了一部分,还没全部看完。”她话音刚落,我用类似于命令的口气跟她说道:“你现在把我的书收集起来,我要带走。”
等我说完,她就马上开始找。她的家倒是非常宽敞,可就是杂乱无章。我见她从床头柜找出几本,又从这个抽屉,或那个抽屉找出几本。也从这个角落找出几本,或从那个角落找出几本。甚至,还有被塞在楼梯下面隔层里的。总之,十几本书,就像难兄难弟似的,沦落在她家各个角落。要么搞得破旧不堪,要么布满灰尘。我看着她像收拾垃圾似的,收拾着我那些心爱的书。说实话,内心难免隐隐作痛。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虐待的感觉。内心,有如刀绞般的疼痛。
这位朋友家里,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她老公的父母,是做大买卖的生意人。自己小两口,都是收入不菲的公职人员。在咱这小县城,他们可谓是有钱人家。可令我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家拥有房产好几套,车子好几辆,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房。况且,她自己还是个老师,算是个小知识分子。如果是文盲家庭,没有书房,倒也可以理解。可是一个殷实的小知识分子家庭,居然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房,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书房,本该是当代文明家庭的一种“标配”。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标配”,而且更是精神层面的“标配”。因为,书房不仅是一个家庭安放书籍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安放灵魂,精神休憩的地方。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书房不仅是增长知识的地方,而且也是自己为学术事业,开疆拓土的地方。因此,在笔者看来:一个没有书房的家庭,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家庭。至少,是一个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精神追求的家庭。
纵观古今,无论哪个时代,但凡才华出众的杰出人士,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书香门第。当然,这时你可能会跟我抬杠,说:“不也有很多杰出人才,出身寒门,来自草根阶层吗?”的确,寒门也能出贵子,可那是概率极低的事情。就像天上掉陨石,那是千年难逢一次的事。我们在考察客观规律时,只考察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绝不能拿那些低概率的“偶然”说事。
这里所说的“寒门”,并非是指那些极度贫困的家庭,而是泛指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之家。而“书香门第”,泛指那种三代以上,都出过高级知识分子,具有雄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这两种“门第”,不仅有形式的不同,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外在形式上看,“书香门第”之家,其经济水平一般要远高于普通百姓之家。因为,三代以上出过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一般都是非富即贵。由于这种家庭,有世代传承的读书氛围,因此其家庭成员,绝大部分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出社会后,通常都是社会中坚力量。其经济收入,自然不会太差。
而寻常百姓之家,由于没有文化氛围,因此其家庭成员很难自觉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类家庭中,能有幸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可谓寥寥无几。当然,在这类平庸的家庭氛围中,也偶尔能冒出一两个爱学习,喜读书的“另类”。这如同天上掉陨石,百年难遇一个。想必,来自边远农村的人们,都深有体会:一个几百口人的村庄,通常百年难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十年难出一个大学生。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其实,这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环境”。这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即为一个人在家庭以外的工作和生活的大环境。而“内部环境”,即为家庭内部小环境。其中,家庭小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时候,都是在“家庭小环境”中度过的。所以说,一个人自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将如何度过一生。我想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俗话说,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要想培养“金凤凰”,咱们得先从改变“窝”开始。的确,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得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这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其中,改变其赖以生存的家庭小环境,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笔者认为:改变家庭环境,是改变家庭命运的起点,也是改变个人命运的第一步。
笔者认为:一个家庭,改变环境的第一步,就是要花心思去布置一个像样的“书房”。也就是在自己的家中,开辟一个专供家人学习,和成长的精神领地。这个书房,不需要多么宽敞,只需要一个安静、简洁、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即可。也不需要多么豪华的设施,只需要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架,一盏台灯,即可。正如刘禹锡先生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书房,也是这样。它不需要多么宽敞,也不需要多么豪华,只需要书房中的人,有一颗积极进取,寻求真理的心,即可。
人们常说,培养一个“精神贵族”,需要三代人。这可不是瞎说,它至少高度概括了大部分家族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那么,为什么说“培养一个‘精神贵族’,需要三代人”呢?因为,第一代人通常是极度贫困的。也就是经济上,物质上极度匮乏。根据“物极必反”的普遍规律,人们在穷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会穷则思变。那么,怎么变呢?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赚到钱,以保障家庭成员能尽可能地活下去。所以,“活下去”通常是第一代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和最迫切的愿望。这一代人,往往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谈什么文化教育。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余钱,才会考虑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至于上学能上到什么程度,那就得听天由命了。
到了第二代,在经济上,物质上,往往有了一定的积蓄。在生存有了保障的前提下,人们自然而然会开始追求精神文化享受,会积极地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文化教育。可是由于这一代父母,来自于第一代极度贫困的原生家庭,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人没什么文化。也就无法在自己“第二代”的家庭中,形成文化氛围。正因如此,所以很难激发自己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导致在“第二代”原生家庭中,出生的“第三代”孩子,很少有能考进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通常,只能接受一般的初级教育。
到了第三代,由于有了之前两代人的奠基,在经济上,物质上,往往有了比较雄厚的积累。家庭中的“文化氛围”,也在第二代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慢慢地建立起来了。因此,在这第三代家庭中出生的“第四代”孩子,通常都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他们往往都能很顺利地考进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最终,成长为不为钱财所困的“精神贵族”。
纵观我们周围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尤其是边远农村家庭。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原地踏步。大都是一代人,重复着上一代人的命运。也就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有些家庭,就像老鼠生小孩似的,一窝不如一窝,一代不如一代。毫无疑问,这是广大普通家庭,普遍存在的“通病”。既然是“病”,那么就必有“病根”。那么,这种“通病”的“病根”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病根”就在于家庭环境,也就是因为赖以生存的“窝”,始终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改变。一代又一代人,虽然房子换了一套又一套,可是家庭氛围还是老一套。这就是广大普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死循环”的根本原因。
在笔者看来,不仅培养一个“精神贵族”需要三代人,而且兴建一个“书香门第”也至少需要三代人。因为,并不是你今天在家布置一个书房,就可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这里有一个从有其“形”,到有其“神”的漫长“进化”过程。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你为自己的家庭,布置一个“书房”那刻起,就标志着:你的家庭,已朝“书香门第”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家庭“死循环”的命运,那就得先从改变自己的家庭环境开始。而花心思在自己家中,兴建一个“书房”,就是改变家庭环境,改变家庭“文化氛围”的第一步。因为,在笔者看来,“书房”就是“精神贵族”的摇篮。一个家庭,只要有了“精神摇篮”,那么到达“人才辈出”的日子,只是个时间问题。
当我回首自己这几十年来的人生历程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房中度过的。不出意外的话,往后余生还将以这样的方式度过。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两点一线。从书房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书房。我的书房也像办公室,办公室也像书房。对我来说,无论是办公室还是书房,场景和功能都一样。那就是寻找出路,为自己寻找出路,为追随我的人们寻找出路。这其中,包括经济出路,和精神出路。
其实,我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孩子一样,出生在家徒四壁,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是全文盲,父亲是半文盲。我的原生家庭,毫无文化氛围可言。家里唯一的书,是户口本;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户口本,无法点亮我的智慧;手电筒,无法照亮我的人生。我深感自己今生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读书的方式,为自己救赎。
虽然我出生在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但从小却得了一种不合时宜的“富贵病”,那就是:爱看书。得了爱看书的“富贵病”之后,就得吃“药”。这药,就是书。要治这“病”,就得不停地看书。可我小时候,家里穷得连米都不够吃,哪有钱买书呀。我为了过书瘾,就只能向高年级的同学借语文书,或课外书来看。书没地方放,我就把家里唯一的一个装杂物的大木箱清理出来放书。在我的记忆中,那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书房”。随着书越来越多,后来我父亲就把家里唯一放碗筷的木厨腾出来,放在我的卧室中,供我专门放书用。从那时起,我的卧室也成了我专门看书的书房。我的学生时代,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个“书房”中度过的。
毕业后,步入社会。为了谋生,我不得不辗转在各个城市漂泊。在不同的城市,我租住过不同的出租屋。当然,这些出租屋无一例外,都是我的卧室兼书房。通常是一分为二,一半当卧室,一半做书房。回想起来,我还真的非常怀念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奋斗日子的书房。很遗憾,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能拍下一些影像或照片,作为纪念。
回首过去,我深切地感恩曾经的自己,没有将青春浪费在吃喝嫖赌上,也没有将时间浪费在烂人烂事上。我深切地感恩自己所使用过的每一个书房,更感恩那些我读过的书。尤其感恩写那些书的作者。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因为,他们赋予了我思想,赋予了我智慧,更赋予了我谋生的技能,和生活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不喜欢旅游,是因为我觉得最美的风景在书房;我不喜欢与亲友聚会扯闲淡,是因为在我的书房中,还有太多的好书没有看完;我不喜欢结交酒肉朋友,是因为跟书中智者先贤相比,他们太空洞,太无聊;我不喜欢与身边的人闲聊,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不学无术的行尸走肉。跟他们闲聊,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生命。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感到孤独。我的孤独,来自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能与我平等对话,和精神共鸣之人。
我无比怀念,自己在书房中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特别是那些通宵达旦,奋笔疾书的夜晚。如果没有那一个个寒窗苦读,伏案而作的日子,就没有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没有书房,没有书,就没有我的未来。
春秋更迭,年复一年。在书房中,我从懵懂少年走到现在,已青春不再。在书房中,我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已衣食无忧。回首自己在书房中,度过的每一个日子,其实就是自己向无知,向贫困,突围的日子。确切地说,是我在为自己的人生披荆斩棘,寻找出路的日子。
当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时,如果你问我最留恋什么?我会告诉你:“除了留恋我的亲人和朋友之外,这人世间最让我留恋的,就是我书房中的那些好书,以及我花一生写下的,那些温暖的文字。”如果你问我:“这人世间,哪里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人间最美一隅,是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