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散文 散文随笔
  • 正文内容

一方藏在深闺的多彩圣地——石屏

阅读:260 次 作者:江亲莲 来源:一起问道 发布日期:2024-07-28 21:35:26
基本介绍:记得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记得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初夏时分,我跟随朋友们驱车来到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两个半小时,蜿蜒的公路带来一路的颠簸,摸着坐疼的尾椎骨心里嘀咕为什么要来这么远的地方游玩呢?的确,在这之前,我没有来过石屏,也没有听说过石屏,好像他就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乡野小地方。可,越往镇域腹地走,越能隐约感觉到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吸引着我们,总想要一探究竟。 原来位于古蔺县城东南部和太平古镇之间的石屏,竟是一方藏在深闺的多彩圣地,令人惊叹、遐想和神往。

  

在石屏

有一个泸州最大彝族聚居地叫雷火坪彝寨

领越远古神奇

  石屏,始建于清朝初期,在清朝末期为古蔺县八个小集镇之一,全镇现有3.8万人,自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彝、回、苗、藏、布依等5个少数民族的艺术和绚丽多彩的风情,构成了极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之地。这里,彝族同胞现有600余户3000多人,是泸州市最大的2个彝族聚居地之一(另一个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

  由于当地彝族群众之前多散居在雷火坪周边,经过充分调研,石屏政府决定在雷火坪新建彝族集聚区,打造聚彝族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彝家新寨。相传,雷火坪在打雷时,闪电火花会引燃山草树木,发生火灾,后经高人指点,施法得以治理,或许是因此而得名。

  来到雷火坪彝家山寨,你会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多元完美结合,感受着远古神奇的律动,邂逅纯净的彝歌、彝舞、彝语、嘞嘞酒酿制技艺等传统文化。一条公路宽阔平整的路面、一排排黄色的两层复式楼房错落有致,蓝色的琉璃瓦,黄色的墙面,尖尖的屋顶,墙面上绘有以黑红黄为标准配色的多样图腾,有的展示青年男女爱情,有的展示耕农劳作,有的展示彝族传说,有的地方还用彝文写有“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的字样,厚重的彝家小寨风格。

  其实在这之前,彝族村民主要受地形建设影响居住相对分散,且基础设施欠缺,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整体生活质量不高,一直是石屏镇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2018年,石屏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双挂钩项目”拆旧复垦,投资400万新建特色彝寨,总占地约15亩,居住的30多户人家均为少数民族,而彝族就有10余家,人居环境改善了,大家生活得惬意有序。

  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的日子,踏进雷火坪,总能看见一个个身着黑红黄色调彝族服饰的人员在这里载歌载舞,盛情的迎接着八方来客,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就能赶上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等活动,火热的场面,人气高时现场多达数万人。特别是有名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节日,也是所有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们的节日,它延续了彝族先民用火把驱赶害虫、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民间习俗,至今已传承上千年。

  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几位彝族姑娘,身着节日盛装,唱着彝族歌儿,端着自酿的米酒,待一波“高山流水”12碗拦门酒下来,已是酣畅淋漓。经过拦门酒,跟着彝族同胞们一起摏糍粑,同享长桌宴,酒足饭饱后再来场篝火晚会,一边坐着品茗一边欣赏花灯,要是还想再来点劲爆的动作,无疑就是跟着彝族姑娘小伙们一起跳着彝族舞了,整一个彝族感仪式满满,让人乐不思蜀。

  

在石屏

有一片生物多样性研究天堂叫野猫洞

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在石屏社区二组半山腰里,有一个荒凉的堆积洞穴,洞口成三角形,整个洞沿层面裂隙发育,为南北水平溶洞,洞深40余米,洞高3至5米,洞宽3.5米,洞顶发育有石钟乳,洞壁有钟乳石盖板,覆盖着洞内的堆积物。

  靠近洞穴的地方,一块由泸州市人民政府古蔺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矗立的写有“泸州市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蔺石屏野猫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骨化石遗址”的石碑,格外的引人注目。

  原来,1986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几名学生来洞里乘凉,因刚下过暴雨,洞内湿滑无法休憩,正准备离开时,随行的一个学生发现被雨水冲刷过的泥土上躺着几块小“骨片”,便顺手捡了几块带回去送给老师李希国。李希国老师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断定此事不简单,随即前往野猫洞又找到了大量的化石标本。

  1991年9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立项发掘。经重庆自然博物馆和西北大学生物系有关专家鉴定,洞内外发掘的动物化石标本(除古海洋生物外)共7个目30余种2000多件,平均年龄为13000年左右,属于距今7亿至2亿年前的古海洋生物化石群,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远古人类牙齿化石及绳纹陶片和石斧等文化遗物,有着远古时代的“古蔺人化石”的美誉。

  这也是迄今为止,四川境内一个材料及其丰富的古海洋生物、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点和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及其文化遗物遗址。它有力证实了泸州在一万年前就有了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而且比西安半坡村古人类遗址还早3000年以上。

  野猫洞的发现,对于今后深入研究川南地区地理、古气候、古地址的变化,以及远古人类的分布和发展,甚至古蔺乃至整个川南地区的人类文明史,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石屏

有一个老工业遗址叫磺厂

展望山乡巨变

  《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石屏,深处大山之中,耕地4.7万亩,农民种植主要以高粱、玉米、红苕、小麦为主,是四川的一个边陲小镇,用穷乡僻壤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也许,很多人听说过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她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之乡、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有着“文献名邦”的名号,近些年生态文旅也是搞得很火热。相比之下,古蔺县的石屏镇就显得低调许多,没有去过这里的人知之甚少,时常因为路途颠簸和遥远,让人望而却步。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经传的山区传统农业镇,却在历史上经历过四次工业转型,成为红极一时的工业强镇。据《古蔺县志》记载,石屏呈现立体形气候,喀斯特地形,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地下富含煤矿、硫铁矿、大理石等,主要矿藏资源为煤矿,已探明优质煤储量就达3亿吨、硫铁矿储量1.6亿吨、大理石储量300万立方米,成为了古蔺乃至泸州市煤炭储量最大的乡镇之一。

  1951年3月,古蔺县生产救灾委员会决定恢复硫磺生产,先在望鹤乡(今石宝镇长坪)恢复建厂,于1955年1月迁址石屏开办国营磺厂。因石屏地下埋藏着更丰富、品位高的硫磺矿和煤矿,又距离赤水河太平渡10多公里,交通运输便捷,在抗日战争时期,磺厂生产的硫磺主要经赤水河运往重庆作生产军火用。其实,硫磺还有消毒、漂白、杀虫等功效。

  那时,石屏磺厂主要采用“山西樊李小炉”法炼磺,吨磺成本比望鹤乡的“窑沟”炼磺法降低了50%以上。1957年,磺厂建成2个工区,职工达1300余人,产磺4276吨,创利70.8万元,成为古蔺第一大厂。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硫磺和磺酸供不应求,1958年,磺厂再次扩大生产规模,建成4个工区,当年产磺5344吨,成为古蔺县财政的最大支柱产业,也是全县就业工人最多的厂矿,高峰期可达10000余人,因此有了“靠磺吃饭”之说。在当时,能去磺厂上班的职工很是让人羡慕,去了就意味着这辈子端上铁饭碗吃穿不愁了,也是一个家庭致富奔康的好法子。

  然而,每当磺厂生产时,浓郁的黄烟滚滚,让人觉得山是黄色的、土是黄色的、水也是黄色的,周围数十公里像是盖上了一床厚厚的“黄被子”。加之工业水平落后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生产产生的大量磺渣、废水,光磺渣堆场就有好几个,堆积量超过1300万立方米。刺鼻熏人的气味浓烟,渗入地层的有害物质,导致3000多亩土地无法耕种,四面山上寸草不生,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后来加上市场需要的减少、交通条件制约等因素,磺厂于1988年停产,1990年经批准原“古蔺县石屏磺厂”更名为“国营古蔺县煤矿”,转产煤炭。2001年,随着煤炭价格一路走高,“煤疯狂”让石屏二次复兴。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煤炭价格走低,加上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古蔺县煤矿又清算倒闭,磺厂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了60年硫磺开采史。2015年起,煤炭行业迎来惨烈的“去产能”,大小煤矿,集中关停并转,如今,这里仅剩古叙煤田东段、古叙煤田西段两家国营煤厂和两家相对较大的私营煤厂。

  磺厂倒闭后,艰难的土壤修复问题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政府决定出资开展环境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2011年12月,古蔺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石屏乡人民政府就磺厂四工区遗址进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改善小区居住环境。2012年8月底,历时9个月的精心施工,一个全新的磺厂呈现在大众面前。这里共有住户118户,面积15280平方米,涉及道路硬化、美化3600平方米、零星线路3500米,更换水管1218米,办公楼一栋,球场936平方米,体育设施一组,总投资达548万元。

  老磺厂四工区,主要系磺厂职工居住,有100余户居民,那时的房屋多为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木砖、土瓦、黄砂砾等结构,低矮潮湿,管线零乱,安全隐患较多,小区通道坑洼严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回想起原来磺厂四工区的种种,现在仍居住在厂区的职工深有体会且历历在目。

  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银山。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底,以石屏镇58亩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作为小规模试点示范工程,对部分磺渣堆场进行隔离、封闭、客土、土壤改良和污染土壤修复,取得了预期成效。紧接着,又是大规模的环境修复工程浩浩荡荡展开。近年来,又投资5000多万元,有效整治磺渣、复垦土壤,开展农作物和中药材种植。终于,这片寸草不生的废地开始重焕生机。

  如今,走进厂区,早已不见当年的衰败景象,尽收眼底的是井然有序的繁荣景象,一幢幢建筑风格简约的白墙灰瓦房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田地里种满了庄稼,有的小院里还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果木,一条条宽敞的厂区小道通到了居民家中,挨家挨户串个门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经过一夜的洗涤,行走在晨间的厂区里,看着一片片叶子、一个个果实、一朵朵花儿,被清莹的露珠浸润着,芳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侧着身子用手轻轻抚摸,感受大地的味道,那一刻,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只想好好地把心交给这片寂静的大地,尽情感受磺厂带来的家国发展伟大历程。

  

在石屏

有一个天然秘境叫华尔洞

见证恐龙时代的伟大

  靠近磺厂老工业遗址的地方,象顶村山脚附近,有着一个面积约两三百平方米天然的林木丛生天坑,以美国人华尔命名的华尔洞。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邂逅太平天国时古战场的大打小斗,还可以邂逅真实存在的恐龙时代的传奇与伟大。

  据说,太平天国运动末期,以华尔为头目,由中外志愿者混合组建的清军洋枪队,在该洞及附近与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率领的部队发生战斗,由此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山道,沿着去向天坑的山道而行,狭窄的石子路穿越在丛林之中,因整个道路是从上往下走的,当站在山道上,有种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天坑的全景尽收眼底。由于小雨刚过,走在略微带着点青苔的山道上,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跌入天坑之中,还好山道两边有树枝遮挡,偶也有适当宽一点可供多人站立的地方。

  天坑里,植被不多,有些小花小草,偶然看见一两个小点的湿滑溶洞,但整体上依然显得有些干燥。在坑底的洞口处,4株长势茂密又喜人的珍贵桫椤树,远远望去,像4位身披翠绿衣裳的大姑娘,亭亭玉立,正站在堂屋中央,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格外的耀眼夺目。

  听人说,因为硫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当地寸草不生、鱼虾绝迹,从没想过在这片普通的土地上还能生长出如此罕见的桫椤树。据闻,桫椤树是恐龙时代的植物,拥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而这几株桫椤树就是铁一般的证明。

  正是因为埋藏在地底下数十年之久也没有腐烂的桫椤孢子,穿越层层的困难险阻,始终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在大地和雨露的滋润下,慢慢吸食着天地的精华灵气,终于茁壮成长,成就了一鸣惊人的恢弘场景,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见证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神奇。

  这难道不像一个人的成长之旅吗?只要你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管困难有多大,终归会有迎来向上生长的一天。

  

在石屏

有一个历经400余年不倒的贵族祠堂叫周家祠堂

赓续红色血脉

  在印合村三组,靠近公路边不远处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历经400多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屹立不倒的贵族小四合院,大门口的两面墙上清晰的写着“清廉”二字,正对大门的堂屋上方,挂有镌刻着“周氏宗祠”的匾额,两边木头柱子上的两幅对联深邃醒目。有资料表明,这里是中共地下党古蔺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还是中共第一届古蔺县委临时办公地点。

  走进宗祠,有几间简陋的房屋,红白墙面,黑色瓦片,红色屋顶横梁上两条雕刻精致的小龙栩栩如生,正静卧守护着中间的那颗明珠,灰白的石梯子上长满了青黄色的苔藓,因年久失修残垣断壁早已没有往日的气派,一切似乎都在讲述着那个风雨飘摇战火年代的烽烟狼卷。

  然而,宗祠的房间内却别有洞天。在一间侧房里,红色的墙壁上工整地写有200余字的“周氏家训”,教导周家人要父义母慈子孙孝顺,兄弟友恭,夫唱妇随,长幼彬彬,待人谦恭,不损人利己,不妒富欺贫,不赌博奸盗,要贫穷相济,要婚丧相助,要疫病扶持。堂屋里的木头柱子上大写的“忠孝仁义勇智礼节”陪衬着8副对联,还有清晰记载着周亚夫、周武王、周瑜、周一德、周树人、周仁等周家子孙代表人物的生平先进事迹,默默讲述着他们为共和国胜利、家国繁荣和民族复兴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以及修建宗祠的功德碑,将整个祠堂设立的深意推向了顶点。

  85年前,发生在川黔滇交界地区的四渡赤水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也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被西方评论家赞誉为“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因为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据《古蔺党史》记载,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三次经过石屏镇,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石夹口宿营,中央红军足迹遍布全镇。尤其是在当年的1月29日,中央红军进入古蔺县,于3月23日离开古蔺,转战54天,毛泽东三进古蔺,在古蔺行军共计16天,居住13个晚上。红军入川第二天,毛泽东从乐用(今永乐镇)翁家沟出发至石夹口住在一师范生刘宗沛家,而刘宗沛就是一名地下党员。

  《古蔺县志》提到,1936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队转战古蔺时,路过乡所在地石夹口,找到地下党员刘宗沛,通过其母亲迅速通知了龙山乡地下党员邓伯明与游击队员联系。1948年,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石屏总支委员会,有党员70多人,由赵本生担任总支书记。而石夹口也就是石屏过去的称谓。

  如今,周氏宗祠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未来将教育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永葆清廉本色、砥砺前行、实干担当、不负韶华。

  

在石屏

有一种幸福叫我在石屏等你

感受诗和远方

  石屏是普通的,现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可是她又与很多农业乡镇大不同。她的峰峦叠嶂是天然的,也注定了她的绿色与众不同。

  有人说,石屏之所以称为石屏,是因为场镇四面环山,岩石裸露,沟壑纵横,远看静卧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山坳上,两座大山在此地形成一个“大口”,山岩如屏,加之街道建于大山合围的石山坪子上而得名。

  的确,石屏以大自然风光为主,著名的景点除了雷火坪彝家山寨、野猫洞、周家祠堂、华尔洞之外,还有花果山、神龙洞、平安洞、仙女潭、观音岩、打龙沟、梯云寺等等,海拔550-1200米,境内的石亮河从扎山村经向顶村后流入赤水河汇入长江,河道共长7千米,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一幅天然去雕饰的巨型山水墨画呈现在面前。

  石屏其实很大,幅员97平方公里,距离古蔺县城43公里、泸州市区170公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从地图上看就像一陇绿肺镶嵌在古蔺县。走在石屏的老街上,整体给人的感觉街道有些狭窄、建筑有些陈旧,加之街面两旁保存下来的老式房屋,配合着古老的石板路,在夕阳的照射下诉说着属于这个城市的沧桑故事。然而,当你跨进新的镇政府办公驻地,周边的街道明显宽敞许多,两旁的建筑依山而建,整体的建筑格调和气势与老街截然不同,置身其中,一种发展的韵味愈发浓烈。也许这里并不算繁华精致,但不管如何,终归也是时间的有力见证。

  整个石屏,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彝族文化、红色文化、工业遗址文化、古生物文化和生态环境文化在领跑石屏发展的路上越发光彩夺目。每当闲暇时,带着爱人、孩子,漫步在石屏的大街小巷、乡野村道,民风淳朴,云雾缭绕,山地绿油,如是天然氧吧,一种透彻的绿静渗入心底,可以洗净昨日的尘埃。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前所未有的岁月安详与从容。因为一步一景,如诗如画。

  人生的小确幸是什么,可以是读一本好书、听一首美妙的音乐、约上三五个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而开着车,缓慢行进在石屏的蜿蜒小道上,领越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仿佛穿行在白云之上,也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石屏的美还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美,总有一种能让你魂牵梦萦吧。石屏还是个云上秘境,天空小镇,她就像儿时种在心里的一个念想,告诉你有一天终将抵达。

  这样独特的石屏,遇见也是缘分。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