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民族精神的脉脉传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暑假期间,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古今文化”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在崔博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非遗文化”保护区和传承基地,在实体中通过看、听、触、感的接触性体验加深对“非遗文化”的感受与了解。
第一天: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019年8月10日,调研团来到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通过参观调研,调研团成员们了解到目前天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50项,区级项目共703项,这些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天津这座600多年古城深厚历史底蕴的证明。
参观完展览馆之后,调研团在周围的居民和游客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国家对非遗文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大部分人对非遗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也喜欢非遗,同时愿意去宣传非遗,但问到是否愿意去传承非遗技艺时,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保护非遗文化,宣传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如何将非遗文化更有效的传承下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天: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泥人张美术馆
2019年8月13日,调研团又来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和泥人张美术馆。参观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从艳丽多彩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看到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厚重,也从栩栩如生的“泥人张”作品中了解到张家几代人为维护中华珍宝名誉付出的艰辛。匠人的手工制品与现代工业品相比,它不够精美,颜色不够鲜艳,但它却有自己的灵魂和韵味,也许这就是我们喜欢它的理由,就是我们需要弘扬的工匠精神,需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动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才是保护好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做法。
第三天:滨海新区文化馆(汉沽馆区)
2019年8月14日,调研团成员们赴滨海新区文化馆(汉沽馆区)进行参观调研。参观过程中,给调查团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有当地独特的汉沽飞镲,更有从内心深处热爱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馆内非遗负责人张春勇老师。不为名利,一心宣传非遗,张老师身上这种对非遗的热爱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优秀品质。如果人人都能像张老师这样热爱身边的非遗,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族的珍宝就能永不失传,永远焕发新生的活力。
通过这次实践,调研团每名成员在对非遗文化的接触、了解中爱上各种非遗文化、接受并喜欢上天津传统文化,但同时也了解到非遗文化所面临的即将失传或被盗版地现状,保护并传承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当前,天津商业大学理学院天津非遗文化调研团正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努力宣传、抢救天津非遗,相信调研团成员们能够时刻不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希望日后能有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