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是贸易平台,也是文化舞台。第二届进博会首次增设4000平方米“非遗暨中华老字号”展区,其中上海展区以“遇见上海”为主题,分为“石库门”、“江南民居”和“上海时光”三个展示区,向八方来客全景式展示上海的商业与文化、生活与艺术。请听本台记者曹梦雅、盛陈衔发来的报道。
在“上海时光”展厅,观众宛如走在一条时光隧道中,感受上海的沧桑巨变。耳边响起弄堂口磨剪刀的吆喝声、戏耍打闹的儿童稚嫩的童谣,“南翔小笼”的香味扑面而来。极具腔调的“上海牌手表”、具有300年历史的“吴良材眼镜”,以及龙凤旗袍、回力等上海老字号在这里一一陈列。市商务委市场处余佳说:“让我们感受地道的上海的一天,上海69个老字号品牌都会在里面有销售和展示,通过老牌的新品,一些伴手礼,让参观和体验的人群能够感受到一些地道的上海风味、上海制造。”
位于中心广场的“海派石库门”展区,真砖真瓦搭起石库门建筑,更还原石库门客厅独有的地面小花砖、厢房门窗上的彩色玻璃等细节。[音乐]在现场“上海凤韵”金筝的伴奏下,观众可看到海派文化匠心独运的精品力作。展区工作人员庄擎介绍,朵云轩花费8年雕印的《群仙祝寿图》,是木版水印史上尺幅最大的一副。46个人物从服饰到发饰,每种颜色都要花费一块雕版上色,整幅画运用了2000多块雕版。两支周虎臣狼毫长锋对笔,是上海笔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们一个周虎臣的老师傅,他花了48年的时间制成的,因为一般的黄鼠狼身上的毛只有2到3厘米,但这里上面至少十几厘米的毛,一个黄鼠狼身上十几厘米的毛只有1到2根,所以它整整花了48年把它收集。”
而在“江南民居”展区,房屋还原了百年“绞圈房”的风貌特色,结合青砖、毛石、窗花等在上海的乡村普遍存在的元素,还原上海乡村场景。从上海绒绣、黄杨木雕到徐行草编,多位上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几款特别定制的进博会香囊,绣有四叶草、白玉兰,反面则是代表和平友好的和平鸽。凤凰牌自行车的前车篮和书报架,运用了贵州遵义的藤编技艺,车身上则是金山农民画。金山农民画传承人曹秀文说,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充分结合,让非遗活了起来。“做了很多的衍生品,这次到了进博会,更多的让世界来了解我们中国农民的生活,所以真的在生活当中活起来了,希望我们代代相传,把文化传下去。”(记者 曹梦雅 盛陈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