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综艺 戏曲
  • 正文内容

传统戏曲在时代洗礼中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阅读:984 次 作者: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2019-11-21 17:11:11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戏曲资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大幕缓缓拉开。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主演的经典原创黄梅戏《徽州女人》,11月12日至17日在这里连演六场,这也是该剧二十周年纪念演出。《徽州女人》自1999年首演以来,引起了巨大反响,还数度赴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演出,成为当代中国戏曲画廊中的保留剧目。

  从1999年至2019年,黄梅戏《徽州女人》跨越新世纪,绽放于新时代,经过二十年的检验和淘洗,以其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成为久演不衰的舞台经典,被戏剧界誉为黄梅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作品。回望二十年,从创意诞生到首演成功,从创新争议到久演不衰,《徽州女人》一路走来的历程恰恰印证了——好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检验。

  见证

  从黄梅戏电视剧《龙凤奇缘》和《徽商情缘》开始,韩再芬便和徽州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韩再芬前往徽州采风,坐在古老的廊桥上,看着身边的水车和远处的牌坊,看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心里突然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用徽州女人的故事,创作一部属于自己的黄梅戏舞台作品。

  韩再芬说,当时心中充满创作冲动的人,远不止她一个。于是共同的愿望,将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集合到她的家乡安庆,在经过无数次心灵撞击与磨合,《徽州女人》终于被搬上了黄梅戏的舞台。

  这部戏通过一个女人“嫁、盼、吟、归”的四个过程,以鲜活灵动的舞台表现和扣人心弦的唱腔动作刻画了徽州女人的一生。在艺术呈现上,它一反传统黄梅戏小、巧、轻、喜等风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泪下,启人思辨,产生无与伦比的震撼力量和艺术效果。《徽州女人》不仅收获观众的掌声,也让韩再芬收获创作的满足,更收获了无数的奖项。

  安徽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唐跃,一路见证着黄梅戏《徽州女人》的诞生与成长。他说,当年,一批艺术家聚集在黄梅戏的旗帜下,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审视这个从传统民俗走来、却富有青春活力的戏曲剧种,从文本到音乐、舞美、导演,及至整体舞台呈现,进行了种种新的创作探索。20年演下来,这些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证明是传统艺术当代转型的一次成功实践。舞台上的徽州女人,兼具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的气质,洋溢着诗化的哲思精神,比我们习惯看到的戏曲人物形象更加典雅。剧作的结束处,这位守望了几十年的女人从遥远的小巷深处向着台口缓缓前行,象征着历经沧桑的戏曲艺术正在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传递

  传统戏曲的改革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很多时候一些剧种的创新未必能得到观众的认可。2002年,《徽州女人》在长安大戏院连演16场,有戏迷回忆当时的场景,演出期间场场座无虚席,每天晚上都有许多票贩子在炒票。一位从外地赶到北京的戏迷没买到票,最后从票贩子手里以1500元买了一张价值500元的高价票。

  《徽州女人》的成功,无疑为当时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存发展做出了范本参考。即使距离首演已过去二十年,很多戏剧设计和表现手法在当下看也仍具新鲜感。在国家大剧院连演的六天,剧场里年轻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很多第一次走进剧场看黄梅戏的年轻观众都被深深震撼到了,忍不住感慨,原来黄梅戏可以这么唯美好听,更点燃了他们对徽文化的浓厚兴趣。其中一位观众说道:“《徽州女人》的突破和分寸拿捏的非常好,它既保留了黄梅戏质朴灵动的本质特征,又让观众看到了黄梅戏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韩再芬老师的表演,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差异化的演绎,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表示,《徽州女人》自首演以来,他看了有四五遍,此次再看感慨良多。他说,这部戏除了剧本、舞美造型外,最成功的地方得益于韩再芬的表演。优秀的艺术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物理解越来越深入,她的表演也更具有深度和感染力。很多文艺作品塑造的都是令人敬仰的人物形象,这部剧塑造的女人“忍受”、“守望”这样一个看似悲情的故事,却给人带来了极大反思,在任何时代都会让观众产生共鸣。同时,这部剧呈现的地域文化特点,也为徽州文化的宣传和对黄梅戏做出了突出贡献。

  传承

  山一程,水一程。20年来,《徽州女人》的演出阵容除了女人、婆婆和唢呐大哥外,其余角色换了一批又一批。越来越多有信仰、有情怀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再芬黄梅队伍,他们也从前辈手里接过传承的重担,成为《徽州女人》继续演下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此次演出,饰演养子的江李汇是90后演员,这几天,每当她和韩再芬演到最后一幕时,台底下的观众都不禁潸然泪下。她说,在她五岁的时候看到《徽州女人》的宣传册,就被韩老师美丽的扮相深深吸引。没想到18年后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出现在《徽州女人》的宣传册上,她感叹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与江李汇一样,饰演小叔子的青年演员谢军也是个90后,这个角色对于他来说挑战很大。每一次上场前,上一任小叔子的扮演者胥翼都会在台侧,告诉谢军什么时候该上场,好让他及时找到角色的节奏感。正是再芬剧院这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才得以让年轻人迅速成长。

  为了给青年演员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2013年底,韩再芬建立了再芬黄梅公馆。这些年轻演员成了公馆演出最主要的力量,六年多来,《徽州女人》中的经典唱段《烟雨蒙蒙一把伞》、《井台打水》、《看故园》等,都在公馆舞台一一得到展现。如今的再芬黄梅公馆不仅成为青年演员学艺成才的练兵之地、圆梦剧场,更成为了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从黄梅戏的种子在韩再芬心底悄悄种下时,她也就选择了坚守。如今,这份对信仰的坚守,对艺术的执著,已然从韩再芬变成了整个再芬黄梅,他们在黄梅戏的舞台上深深扎根,将戏曲之花赓续传承。(记者 刘希尧 张静)


标签:戏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