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文学
  • 正文内容

专访济南市作协主席张鸿福:诗史辉映,写“本色近代”

阅读:2310 次 作者: 来源:齐鲁壹点 发布日期:2022-05-17 11:25: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学人物专访报道。

  晚上9点,张鸿福停下敲键盘的手,将底稿保存好,准备关机歇息。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写作任务”:工作日晚上的7点到9点,写作两千字,周末再写一万字,每周总共写作两万字。在他看来,搞长篇创作的作者,一定要有规律性,千万不要搞突击,不要熬夜。这个坚持多年的习惯,让张鸿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一部部长篇小说随之诞生:64万字的《左宗棠》、75万字的《林则徐》、127万字的《袁世凯》、129万字的《李鸿章》……

  张鸿福,现任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历史小说家。能将历史写成小说的作家都不同寻常,除了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外,还必须兼具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功底,具有历史学家的严谨和深邃眼光。张鸿福便是如此。

  近日,在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火热征集期间,张鸿福做客文学大咖谈,与我们聊了聊历史和文学的那些事儿。

  文学起步:

  墙头上的文学种子发了芽

  张鸿福出生于济南莱芜的一个山村,初中开始偏好语文。在莱芜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学步”文学社常常会挑选出学生的优秀文章贴到墙上。“那时候感觉贴上就很厉害了,我就投稿,结果有一天,(文章)真被贴上去了。”张鸿福认为,这个墙头便是他文学起步的地方,而那篇贴在墙上的文章,正是播撒在他心头的一颗文学种子,逐渐发芽、生长,激起他的文学梦想。

  1988年,毕业后的张鸿福当上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适逢《莱芜日报》举办“改革开放10周年”的征文活动,张鸿福便将学校附近馄饨铺的故事写成了文章,投递出去。一段时间过后,这篇名为《馄饨铺里话变迁》的文章被发表在了《莱芜日报》上。看到报纸的张鸿福欣喜若狂。“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自此,张鸿福便迈进了文学的门槛,开始在地方报刊上陆续发表作品。

  1997年,对张鸿福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的短篇小说《爱蚀》第一次发表在纯文学期刊《山东文学》上。“1997年第9期”,张鸿福记得很清楚。随后,小说被《小说月报》1997年第11期转载,又被《佛山文艺》改编成连环画发表。之后,在《广西文学》《文学世界》《佛山文艺》《青年文学》《短篇小说》等期刊上,常常能够看到张鸿福的作品。这种状态持续了五六年后,张鸿福觉得“老写中短篇,感觉到头了”,他想尝试长篇小说的创作。

  创作长篇:

  聚焦近代历史风云人物

  相比短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加复杂繁琐,需要提前确定选题、构建框架,而此时的张鸿福却迟迟未能确定自己要写作的方向。

  转变来自于一次威海刘公岛之行。2003年,张鸿福参观中日甲午战争纪念馆,阅读了馆内大量相关史料后,大受震撼,他感到仅从历史课本上了解的甲午战争太单薄,所以搜集资料,创作出长篇报告文学《末路王朝一一中日甲午战争报告》。在今天的张鸿福看来,这是一本很不成熟的书,但却引导他的兴奋点集中到近代中国史。

  中国的近代史,内忧外患,曲折艰难,很值得书写,但是该如何下笔?张鸿福起初想从洋务运动入手,但尝试过后发现难以驾驭。这段历史涉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太多。张鸿福转变思路,开始从代表人物入手,通过描写人物反映出国家和时代的命运走向。左宗棠,便是张鸿福挑选出的第一个人物。

  2012年,张鸿福完成了《左宗棠》的创作,写完后投了几家出版社,有的没回应,有的则要求他把小说大改。各家出版社思路都不一样,张鸿福觉得出版时机未到,便把小说传到了网上。网络文学走红的路子,传统文学走起来有些磕绊,但好处是让更多的出版社看到了这本书。这个时候,长江文艺出版社联系到张鸿福,希望能出版这本书。2014年,修改后的《左宗棠》顺利出版。同年,他的长篇抗日体裁小说《鲁中烽火》也出版了。2015年,他的中篇小说《锡王》又获得了山东省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一等奖。

  “之后,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田敦国老师又帮我策划了一个近代人物系列,包括林则徐、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这样通过四个人物,可把近代史串起来。”写近代人物小说的作者不少,但通过系列人物完整讲述近代史的屈指可数。张鸿福采纳了这个建议,2016年《李鸿章》出版,2019年《袁世凯》出版,2020年12月《林则徐》顺利出版。

  人物写作:

  历史为骨架文学作血肉

  历史和文学,是张鸿福的两大爱好,也与他的工作经历息息相关。张鸿福当过教师、从事过地方史志研究,现在又在文联、作协工作,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他接触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这也为张鸿福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源泉。

  然而,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区别,常常使创作者在写作时陷入理性和感性的纠结。再者,历史资料偏枯燥,文学又多修饰,二者如何结合,写出新意?张鸿福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拿写李鸿章来说,继续写他是“卖国贼”,还是标新立异为他翻案?都不是,“我还是写一个‘本色’李鸿章吧,尽量贴近历史事实。”

  为了力求人物“本色”,张鸿福在写作前会阅读200余本(篇)资料。摆在第一位的材料是最原始的档案资料;参阅的第二类资料是当事人、当时人关于人物的著述;第三类资料则是同时代人的书信、笔记等;第四类资料则是今人发表的关于人物的研究性资料。“我们要尊重历史,也要尊重历史人物。”在写作时,张鸿福将历史事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将自己与人物“合为一体”,“重走”一遍历史,想历史人物所想,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关键点、重大事件必须确保符合史实,绝不能杜撰,人物的情感、思想、语言也必须符合历史真实;打通历史逻辑,让人物活起来,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又必须依赖文学手手段。”这让张鸿福在创作时有了更广阔的时代视野和多样化的写作角度,笔下描绘的人物更加全面生动、有血有肉。

  在张鸿福的笔下,人物不是“高大全”,而是一个个有着优缺点的人。以林则徐为例,禁烟中林则徐的英雄气概,以及他的忧愁、焦虑、烦恼,后来被发配后想办法复起等,这些常人的情绪和表现都被张鸿福写进了作品中。“我绝对不给人物贴标签、脸谱化。”在作品中,张鸿福还对一些社会细节分外关注。比如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蚊子把骡马咬得脊背肿胀,在六盘山上大风吹翻轿子,大雪封路缩在车内过夜等等,这样的细节更增加了作品的历史现场感。

  今人写历史:

  “反复读史才能知兴替”

  作品什么时候才算写成功了?张鸿福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在作品中,我和读者共同经历历史,读者忘记他是在读小说,就实现目标了。”

  “反复读史才能知兴替。”这是张鸿福写历史小说后的感受。同一段历史,在不同时期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历史小说是写给当代人看的。“我写李鸿章,也是想梳理一下‘李鸿章时代’对当代的教训和警示。”

  自2012年至今,在张鸿福的笔下,一个个近代风云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晚清最后的脊梁左宗棠,软弱的洋务巨擘李鸿章,实用主义的枭雄袁世凯……在这些人物中,张鸿福最喜欢的是左宗棠,感受最复杂的是李鸿章,创作时最下功夫的是林则徐。

  长时间的史料研究经历,使得张鸿福对文言文有点爱不释手了,他的文风也渐渐转变成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相结合的一种风格。对传播来说,这种风格有利有弊,但张鸿福不打算改了,“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读者就行”。

  在“四大名臣”系列完成后,出版社编辑建议张鸿福再写一个“近代名商三部曲”。如此,便能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将近代史这口“井”挖得再深些。张鸿福选取了盛宣怀、胡雪岩、张謇三人进行创作构思。目前,《盛宣怀》第二卷的创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按照计划,到年底时三卷就能全部完成。

  不过,除了名臣、名商系列,张鸿福还有另一个想法,之所以花了十几年时间写近代史,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而中国的另一大转折是“改革开放”。下一步,他想写“改革开放”。“写完名商得七八年后了,七八年后我都退休了,”张鸿福笑着说,“到时候还能不能写很难说,但是我想到那时候还得写。中国改革开放故事这么精彩,作为一个作家,不写会觉得可惜。”

  作协工作:

  壮大队伍、助推精品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唐天宝四年,杜甫途经济南时,写下的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古往今来,数不尽的风流名士、文人骚客涌现于济南,在这里妙笔生辉,写下锦绣文章。直至今日,济南的作家群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的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有的多次获得泰山文艺奖……“济南整个作家队伍力量非常强大,现在有一批年轻作家苗头也非常好”,张鸿福对济南作家在未来取得更多奖项和成就充满信心。

  自从担任济南市作协主席以来,张鸿福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壮大队伍、助推精品。其中,在“壮大队伍”方面,作协打造了两大作家交流平台:举办线上“泉城文学讲堂”,邀请名家做客讲课谈体会,每月一期,至今已经举办十五期;推出线上《海右文学》刊物,三月一期,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提供展示舞台,“就像我当年在墙头贴文章一样,为写作爱好者提供一个起步的地方”。此外,就是抓好会员发展工作,把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文学爱好者吸引到作家队伍中。

  张鸿福的第二个工作重点,是争取领导的支持,扶持助推文学精品创作生产。比如,去年,济南市文联启动了济南市首批签约作家的评选,7名作家签约。也是去年,济南市委宣传部与市文联联合实施“文学精品工程扶持项目”,扶持了5部作品,已经出版了4部。“今年已经征集到20多部作品入库。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优秀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城市软实力,‘海右文学’精品工程扶持也强化了‘突出济南元素、提升软实力’的导向,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红色济南、名士文化、百年开埠、善美济南等方面的选题,提倡作家们多创作济南特色的长篇精品。”

  此外,在市文联的支持下,济南市作协去年从全市抽调知名作家近百名,组成10个采风组,分赴全市50余处红色资源地进行深入采风、采访,挖掘红色故事。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市作协提倡作家们加强六个方面的创作:一是时刻关注济南新变化,讲好新时代济南故事;二是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抓好黄河文化主题文学创作;三是发挥文学资源优势,持续做好“名士文化”大文章;四是挖掘济南红色资源,持续推动“红色文化”文学创作;五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作生产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乡村文学作品;六是立足济南实际,创作更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主旋律作品。“我们就是想创造条件,让作家能够真正把根扎得深一些”。

  看好青未了散文奖:

  让部分文学爱好者有了“娘家”

  近年来,济南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在新发展的市作协会员中,有不少壹点号作者的面孔,有的也参加了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并获得了奖项。今年1月1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启动,山东16市作协主席联袂推荐,据统计,散文奖自启动以来,写作者们踊跃参与,积极投稿,目前已经收到了超8000篇作品。

  “这种活动很有必要”,张鸿福对青未了散文奖非常看好。他认为,文学征集活动一方面是要评出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是激励写作爱好者,为多数人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刺激、鼓励。”

  去年,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颁奖典礼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李掖平代表专家评审团分享了评审感受。李掖平曾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的评委,被她点评到的获奖作者大受鼓舞。“这种经历他(文章作者)一辈子也忘不了,你说对他鼓励多么大?”张鸿福说。

  在张鸿福看来,青未了散文奖的价值,和市作协一样,在于让部分文学爱好者有了“娘家”。作者们在这里受到激励,写作更有信心,将来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文学成就。“现在文学遇到瓶颈,特别是传统文学,得需要我们来扶一把。”

  作家简介

  张鸿福,山东莱芜人,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2012年来主要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进行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已经出版《左宗棠》(全二册)《李鸿章》(全三册)《袁世凯》(全三册)《林则徐》(全2册)。同时出版长篇历史报告文学《末路王朝――中日甲午战争报告》、长篇小说《鲁中烽火》。曾在《山东文学》《广西文学》《时代文学》《短篇小说》等发表作品5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月报》《中外书摘》《读者》转载。


标签:人物专访,人物访谈,人物报道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