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几年前,“文化经济”已在国际上风起云涌,但对中国很多企业还是一个朦胧概念。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力图在文化上突围,打造经济新引擎。
对此,拥有中国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华侨城集团(以下简称“华侨城”),正通过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的方式成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先行者。
华侨城文化集团总经理胡梅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号召,华侨城加大文化产业综合项目投资力度,布局全国50余座城市。“目前华侨城在全国各地的拟投资文旅项目总额已经接近万亿元,且仍在持续拓展新项目。”
抛开主题公园“欢乐谷”的运营商、旅游地产商的老牌标签,华侨城新的标杆项目正在全国各地崛起。目前正在实施的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大型都市文化旅游综合体——顺德欢乐海岸、媲美上海虹桥和广州南站的武汉华侨城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同时,华侨城战略重组世博集团、文投集团后,正加速推动云南旅游(7.290, 0.00, 0.00%)转型升级,走向全域旅游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项目建设中,华侨城注重创造文化分享场景,提升居民文化生活享受。对此,记者走访了华侨城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在海南三亚中廖村,华侨城借村居改造为“村上书屋”,以“书屋+书店乡村网点”“书屋+旅游”等多种形式,惠及当地的农民群众和旅游的客人,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内涵。在深圳,华侨城已启动OCAT坪山展区公共艺术计划”首个项目——街道美术馆,94岁的移动建筑大师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iedman)亲临现场。
不仅在国内深耕文化产业,华侨城还带动“文化经济”进入海外市场。
华侨城宣传部副部长蒋坤尧告诉记者,目前华侨城有三方面业务已在海外开花结果。蒋坤尧透露,华侨城2017年战略重组的云南文创投资集团在东南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华侨城与其携手制作的《吴哥的微笑》剧目进入了柬埔寨及周边地区,截至目前已演出数千场。
此外,华侨城旗下的文旅科技公司所生产的旅游科技类设备,长期出口美国、土耳其等地,也是华侨城打造海外文化经济的重要产业。第三方面是由华侨城旗下知名品牌康佳集团进行的电子产品及创投孵化平台的境外输出。
据了解,2017年仅康佳集团和文旅科技两方面出口额就达151.96亿元(人民币,下同)。从华侨城总体来看,该公司2017年上报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00.1%,实现有史以来最快增长。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华侨城也面临一些困难”,华侨城总经理姚军坦言,如在文化旅游城镇化项目发展模式探索中,存在土地变更、产权遗留、各种利益方文化共生碰撞等实际问题,文化产业园的整体用地空间受到限制、功能配套有待拓展等等。他表示,下一步华侨城将与各级各类文化企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实现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创新模式的破题。 (记者 刘辰 瑶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