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产业文化 文化经济
  • 正文内容

推进新时代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

阅读:1536 次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发布日期:2018-08-02 09:48:25
基本介绍: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必须立足实际、放眼国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且优质的文化资源和现代科技、金融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开发适应我国和世界未来文化消费市场要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在新时代提升文化经济水平,推动文化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于推动新时代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提升我国文化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文化经济处于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期

  文化经济将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获得了持续性的快速增长,虽然由于基数扩大环比增长率逐渐减小,但从2005至2016年间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9.7%,且每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1%以上。其中,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以后,几乎每3年都会增加1万亿元,2013年突破2万亿元,2016年则达到了3万亿元。

  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6%,远高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9.2%,也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9.0%。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潜力并未得到有效释放,文化消费存在巨大市场空间。2016年全国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超过800亿元,但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7%,远低于10%—12%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

  从文化企业内部结构看,在2004到2016年间,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增长较快,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占到了文化企业总数的73%。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占总体文化企业的比重均有所下降,文化制造业所占比重下降快于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比重下降速度,分别降为14.1%和12.90%。文化服务业比重的持续增加,其绝对优势持续强化,说明我国文化企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新时代文化企业发展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要求新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思想和文化建设思想,也对推进我国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道路,不断激发中华文化的创新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强国建设。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必须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服务。再次,把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积极歌颂爱国主义传统、事迹和新风尚,积极歌颂新时代人民、新时代社会风尚,促进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最后,发展文化经济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区别于单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企业发展逻辑。

  但是,新时代文化经济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加强。数据显示,传统文化制造、文化旅游、文化信息传输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模式的冲击,必须尽快转型升级。二是概念性文化企业将面临较大市场冲击。单纯的文化概念或创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优质的概念创意须与企业自身资源有机结合并催生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文化企业国际化进入关键性战略攻坚期。从文化贸易看,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2015年、2016年我国文化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均出现了负增长,并且下降幅度较大,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全面提升。

  推进文化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伴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我国文化经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文化经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丰富且优质的文化资源和现代科技、金融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开发适应我国和世界未来文化消费市场要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经济建设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建成文化经济强国而奋斗。

  第一,发展文化经济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目前,我国文化制造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分别超过了50%和60%,文化服务业事业单位数量占据相当的比重。从未来看,以新兴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为主体的互联网文化服务企业、影视制作和发行企业及新媒体企业将成为我国文化企业的主流,文化服务类事业单位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变化日益加快的文化服务市场的需求。因此,不能以现有产业的规模和比重来配置我国文化经济资源,而应以未来文化经济市场方向来配置国家资金和设计政策工具。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立足优势区域,不要轻易在“荒凉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文化产业需要创意人才的集聚和厚实市场的支撑,也需要政府购买服务的支持,这样的条件一般在省会城市或省域中心城市才具有。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应在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大都市或行政中心,中国大多省份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是重合的,非行政中心的省域经济中心多在沿海,因此选择行政中心或开放度较高的沿海经济中心作为文化产业重镇一般不会错。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新信息技术和金融业的发展。从创意经济城市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就是新信息技术和金融支持,比如纽约、北京、深圳等创意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均是如此。实际上,发展文化产业,最不靠谱的就是所谓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或丰富的文化资源,因为这些底蕴和资源如果没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撑,从文化经济的视角看,几乎毫无意义,并且那些文化底蕴越深厚的地区往往经济实力并不强大。

  第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平台支撑,更需要打造无边界的创新创意创业空间。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平台主要是指能否聚集文化产业要素的平台,是指能够展开国内外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平台。常见的文化集团、文化园区、文化小镇等都是较好的平台形式,是否是真平台关键要看其文化要素聚合力、文化贸易渠道力和文化经济品牌彰显力。未来,在以把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支撑的“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支撑下,无边界的创新创意空间正在重新崛起,这也许将是未来文化产业的主战场。

  第五,现阶段必须重视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创新,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带动作用。国有企业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的重要载体,应主动承担起新时代文化经济发展风向标的重任,为发扬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到较强的带动性和引领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尚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产业竞争力不足、资本运作不佳等问题。因此,必须以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快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力度,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实力强和信誉高等优势,理直气壮地将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在社会效益优先的情况下,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不同文明共存的多样性,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为人类和平发展、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要在充分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促进文化经济国际贸易发展,不断提升文化经济贸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标签:文化经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