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对照目标,目前社会治理领域存在治理理念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治理举措系统化程度有所欠缺,治理经验理论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妨从把握社会治理脉动等五方面着力。□郑泰安
秉承五大理念,统领社会治理全局
坚持治理与自治互动,治理强调多元参与、互动共治,因此需要培育并依托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责任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自治天然应成为治理的重要内容,将治理与自治动态结合,在自治的基础上实现治理,在治理观念引导下自治。
坚持法治与德治融合,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两个车轮,法治是德治保障,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降低法治运行成本,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有序。
坚持共治与共享匹配,治理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主体、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厘清各方主体的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强调多元共治、多方参与、成果共享,维持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法治精神。
坚持创新与实干结合,在转型时期,利益结构分化组合、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社会治理既要强调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也要强调创新思路方法适应情势变化。
坚持域内与域外共振,社会治理的系统性要求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次协调共治,各主体应正确理解域内域外的辨证关系,动态调整在治理中的位置,积极承担治理责任,主动对接其他地区、部门和层级的治理活动。
做到五个清楚,把握社会治理脉动
摸清楚,对社会现象及其成因的透彻把握是认识治理规律的起点,相关部门以及领导干部必须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获得对规律的深化认知和把握。
想清楚,在摸清楚的基础上还要想清楚,理清思路。根据在调研工作中形成的认识,充分考虑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应,充分预估措施的成本和收益,最大限度避免失败造成资源浪费。
说清楚,社会转型中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分化现象突出,政策措施容易引发误解误读误判误会误传等“五误”,必须对政策意图、措施细节如数家珍,准确回应群众咨询和质疑,及时消除群众疑虑。
干清楚,社会治理以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检验标准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具体工作场域创造性地采取合适的方式准确贯彻政策意图,确保各项治理决策能够落地生根。
写清楚,当前全国均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治理方式,各种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层出不穷,各地应及时探索总结规律,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理论体系添砖加瓦。
加强“五双”建设,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双基”建设,社会治理必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证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确保顶层设计的理念和目标能够一以贯之地深入到底,不留死角。
加强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导”建设,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并形成合力,使治理成为全社会共治共享的共同事业。
加强社会自治与社会自律的“双自”建设。自治和自律是良性社会基本特征,社会善治从本质上讲并非外在约束而是源于内在的有机和谐。监控和管束仅仅是矫正失序行为的手段,社会治理应当将重心放在培育自治能力和呵护自律精神上。
加强社会规则与社会规矩的“双规”建设,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急剧变化性使规则不能达到动态有效全覆盖,因此在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社会规范建设的同时,应辨证认识并充分发挥规矩的内涵张力和外延弹性,弥补规则之不足。
加强社会调节和组织协调的“双调”建设,社会有自身的内在运行机理和规律,应充分发挥和尊重社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通过社会自我调节实现协调发展。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各级组织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社会自我调节失灵时的组织协调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价值。
实施五大再造,提升社会治理质量
理念再造,强化社会治理不是社会管理加强版的理念,不过度追求通过技术力量对社会实施管束和控制,深入基层、脚踏实地,逐步培育自治能力、呵护自律精神,实现社会系统协调发展。
主体再造,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在主体上逐步实现由政府一家独唱向多元社会力量合唱的转变,积极引导并尊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热情。
内容再造,在维护社会平安、化解矛盾等社会治理重点内容上下功夫外,社会治理工作内容应向有助于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道德规范、社会规范、价值规范和法律规范等内容倾斜,促进社会功能良性运行和社会结构协调发展。
实效再造,社会治理总体上处于技术运用和方法创新阶段,在治理技术平台硬件设施“大建大投入”后,应将治理重心转移到人的灵魂内化和行为外化的治理效果评估和治理绩效改进上。
指标再造,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离不开评估指标引导,应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科学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培育和鼓励第三方机构对社会治理绩效实施独立评价,从中立视角观察治理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坚持五个导向,瞄准社会治理方向
问题导向,应摸清症结所在,有目标有重点地投入治理资源、合理采用治理措施。例如城镇和乡村治安问题成因不同,因此城镇实施“天网工程”全覆盖确有必要,而乡村是否纳入“雪亮工程”全覆盖,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价值导向,价值观念是社会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将引导和培育有助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营造价值环境降低制度运行成本。
基层导向,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要害在乡村和社区,因此应向基层倾斜资源投入。
目标导向,应研究和设计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目标体系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遵循社会治理规律,避免社会治理变成漫无目标的大箩筐,造成社会治理泛化。
创新导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社会经济升级转型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创新将是贯穿整个社会治理的永恒主线,尊重和支持基层的首创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并包容创新失败且有成熟定性的制度体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