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来自安徽某乡镇中学的数学老师给某杂志的来信激起了一场关于“社会扶贫”的讨论。信中称,从2017年开始,上级要求农村教师与学校所在村的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遇到时间冲突的时候,要求“包户”老师不上课也要去扶贫。扶贫是好事儿,可如此“扶”法却让这位老师有些想不通——放下教学去扶贫,一没资金、二没技术,面对贫困户,只能填填表、聊聊天,送几次实效有限的温暖,还能有什么实质性帮助呢?可学校孩子们的课,耽误一节落下了一节的进度。
鼓励乡镇中学的教师参与扶贫工作是好事儿,但打乱老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停课扶贫”,这种“被动扶贫”中的怪现象,背后隐藏的“行政思维”值得我们深思。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构建“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就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促进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让帮扶资源同扶贫需求有效精准对接,实现优势扶贫。
资深教师可以给农村孩子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司法人员可以定期为农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银行职员可以给贫困户介绍最新的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有与扶贫相结合的领域,整合帮扶资源,让专业的人帮扶专业的事儿,在扶贫中体现每个职业自身的价值,对帮扶双方都是一件提高效率的好事。
文章开头的这位乡镇教师,本身的工作就是在为下一代“扶智”,如果抛掉“包户”的形式,让他为山里的孩子在教育上发挥些力量,一定是一种更有效的帮扶。
当然,社会帮扶的前提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以及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除专门的扶贫干部外,以行政思维给社会主体派“硬任务”的结果,只会遭遇形式主义的一地鸡毛。
在社会主体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单靠一纸文件的命令,或打鼓喊号子的吆喝已经不再奏效,要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根本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即把工作做细做实,将帮扶资源进行精准匹配和有效对接,好的帮扶资源用在刀刃上,让帮扶主体与被扶助对象实现和谐帮扶。
扶贫资源错配带来的后续问题,往往是很多社会主体困惑于自己“该咋扶”的问题:上面有精神,基层要落实,可是自己的劲儿该往哪里使却还是一头雾水。比起给各级单位“派任务”“压担子”,地方政府更需要善于深挖帮扶资源,探索出社会主体最合适的扶贫方式,并将他们有效组织起来进行精细化利用。对于个人,要结合其所在的组织优势和个人资源将二者有效整合,考虑帮扶者的扶贫意愿;对于企业,政府要用好“无形的手”做好服务,鼓励其建立起产业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扶贫对象链接进企业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帮扶双方可持续地共赢发展。
古人有云,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要避免“停课扶贫”这样的情况再发生,避免形式主义,实现优势扶贫,还需要弄清楚扶贫主体在扶贫中难在哪儿。是人手不够还是任务太多?开展工作还有哪些掣肘?一些形式化的手续是否能简化?不符合实际的任务指标能不能调整?作为政策的设计者,多听取基层的声音,在探索中得出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与高效率的扶贫机制无疑更是破题的关键。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社会主体各尽其职,才有可能使全社会真心热心扶贫事业,打赢这攻坚克难的最后一战。(记者 陈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