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在苏州召开“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会。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目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学校美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当然包括吹拉弹唱,它有更重要的综合性育人的功能。”据王登峰介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今年4月,教育部刚刚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文件既明确了政策制度要求,也规划了改革发展路径。
美育受惠群体不断扩大。据调查显示,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的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连续开展13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9.54亿元,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万高校学生。
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美育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各地各校积极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民间美育资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1.7万人,十年来平均增速为5.1%。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8.7%。
美育器材配置、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2008至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由59.8%提高到95.5%,十年增长了约42个百分点。
美育设施设备标准日益完善。我国启动《普通高中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研制,将推动高校艺术场馆建设情况纳入高校教育发展统计数据。(记者 刘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