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绒花,从这里走向《延禧攻略》”“电视剧《三生三世》擅自用了昆曲女神单雯的优美唱段”……“指阅”时代,借助诸多热点话题,南京的一些非遗项目迅速得到蔓延和传播,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发掘民族文化资源,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非遗文化的传播正成为众人共同关注的重要环节。那么,该如何提升南京非遗文化整合传播的合力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创新名城战略的整体布局规划?
现状诸多古老非遗项目被唤醒
南京的很多非遗项目正不断提供着可供广泛传播的土壤,其内核一旦被激活,即可在古今之间形成呼应
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45种,分布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多个领域。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指出,这些非遗项目包含了南京丰厚的地域历史内涵,体现了南京先民的独特创造性,并从不同方面证明着南京曾经拥有的都城文化地位,除此之外,还展现了南京文化的多元,以及南京先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苦中作乐的生活情趣。
近年,通过科技创新,诸多古老的非遗项目被唤醒,正借着新的载体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焦肃东在研究中发现,由于非遗有着很强的精神性和审美性,它与人类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此时,基于人际互动的传播方式对非遗的传播则有更广泛的意义。
今天,南京的很多非遗项目正不断提供着可供广泛传播的土壤,其内核一旦被激活,即可在古今之间形成呼应。比如电视剧《延禧攻略》热播之际,南京绒花也随之大放异彩。据了解,《延禧攻略》剧中皇后头上所佩戴的绒花就出自南京,剧组的造型师早就和南京的绒花非遗传承人建立了联系,并进行了提前定制。随着剧情的推进,关于绒花的相关介绍和历史铺天盖地起来,作为南京极富代表性又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南京绒花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传播。
无独有偶,观众发现电视剧《三生三世》中引用的昆曲唱段《牡丹亭》,正是南京昆曲演员单雯所唱。单雯是昆曲第四代传人,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庞大的粉丝群。此事在网上经发酵和沉淀后,大家对昆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个人都成为独立的媒体和传播源,更促进信息传播、人际互动、社会交往的改变。”焦肃东说。
分析现多为线下体验活动,尚未形成合力
非遗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活化,要让今天的人得到沉浸式的体验,如此才能在古老与现代之间进行切换。南京非遗项目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以组织线下体验活动为主
非遗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记忆,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活化,要让今天的人得到沉浸式的体验,如此才能在古老与现代之间进行切换。据了解,南京非遗项目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以组织线下体验活动为主,尤其是近三年,南京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大型非遗宣传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参与互动体验。
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京在明故宫组织“南京非遗游乐会”,全市50多项非遗项目、近百位传承人进行集中展演展示。当时,活动现场被分割成动态表演、定点表演和静态展示三块区域,分别展演舞台表演、民俗巡游,以及工坊展示三个部分内容,并邀请了诸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现场活动,与市民群众零距离互动。
还是在2018年,“秦淮非遗之光”进行多媒体专场演出,该演出由秦淮区文化局、秦淮区旅游局和南京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共同组织策划。节目萃取了金陵琴派古琴艺术、南京白局、金陵刻经等传统技艺的精华,通过现代艺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创作呈现。活动现场,50多件融合非遗元素的毕业生非遗创意作品得以亮相,给人带来“惊艳”的视觉感受。
除此之外,非遗教育也是非遗文化线下传播的一个主要方式。据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介绍,近两年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结合时令节气、传统佳节等元素,推出了“五百娃娃学非遗”“非遗定制课堂”“我是小小传承人”等广受好评的系列活动,并把它们推向社区和校园,在“走出去”中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学习和了解。
“移动互联+”模式已成为当下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短视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新风潮,涌现出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分享平台。但在焦肃东看来,南京对非遗文化的短视频影像传播还不够。
“南京非遗项目的公众体验、展示展演、社会教育、文创交流活动和比赛不少,但整体文化传播的合力效应尚未形成。”焦肃东认为,南京非遗文化在借势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力度方面尚存明显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非遗文创产品停留在“叫好不叫座”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互通的非遗文化传播与城市文旅产业联动业态,“非遗项目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美观实用,但后续的传播、推广、量产、商品化的流程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受众“长尾阅读”需求的忽略,相关非遗文化信息的传播没有及时跟上,比如随着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完结,南京绒花的热度也逐渐冷却。“究其根本原因是后续推送缺乏主动性和系统规划。”
建议整合其他领域打造“非遗+”,实现传播“活态”化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意味着,着力解决让受众认识、接受非遗,从而产生兴趣主动传播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关键
非遗文化传播应构建以“核心+侧翼”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即以一个传播核心和多个传播平台为阵列,对非遗文化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媒体、广渠道、立体化的传播。焦肃东表示,“其中,官方媒体是矩阵化传播架构中的核心,自媒体属于矩阵化传播架构中的侧翼,二者间信息交互补充,一个负责权威的非遗信息发布普及,一个负责在受众间流转传播,提供发布个人意见的平台。”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这意味着,着力解决让受众认识、接受非遗,从而产生兴趣主动传播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关键。“《延禧攻略》播出完结后,南京绒花可以尝试联系剧组,组织大规模的普及活动。”在焦肃东看来,此举一方面是依靠电视剧热度进一步加热南京绒花传播温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线上平台继续发布南京绒花的相关信息,以满足受众的长尾阅读需求和文化交互诉求,最终提升受众的端口黏性,从而为后续的其他主题宣发和议题设置提供基本的流量保障。
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优势和创新思维,打造“非遗+”,这对非遗文化传播也是一种尝试。焦肃东表示,落户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丝路非遗城市体验中心”,以及杭州“非遗互联网+”线下推广市集活动中的“淘宝108匠”“微拍堂”等案例都是可借鉴的城市非遗文化传播推广先例。焦肃东建议,借鉴喜马拉雅FM制播形式,制播原创的微音频、微视频节目,通过这个“小屏幕”和传统电视“大屏幕”的多屏互联,实现“全时段”传播南京非遗信息。
“南京应有独立线上平台,通过整合线下非遗展陈、互动体验、名家讲坛、设计文创、非遗资源孵化平台,打造非遗文化传播的创新实体中心平台。”焦肃东表示,在此过程中,通过最新技术将非遗项目文化传播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系统传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活态”化。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海晨认为,非遗传播要融入时代生活之流,应用到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应直接让市场说话,在微店进行推广销售。
刘媛之介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正通过“微”展览,即线上展览的形式,将南京地区的非遗保护项目与传统节俗文化相结合,以“非遗的视角”为切入点,展示传承人技艺及相关作品,解读以“南京非遗”为载体的传统民俗、节俗文化。这类数字化“小”而“精”的特色展览,打破时间与地域上的限制,得以让更多的非遗文化链接给广大观众。(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