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艺术,是一种能力和水平,是另一种颜值。书法上没有不劳而获者,没有人在书法上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书法的本领不能世袭,不会传代。我把书法人从高原走向高峰的过程归纳为“唐宋元明清”五个阶段。千千万万的书法人中为数不多的能经历完所有的“唐宋元明清”五步曲。多数人学书法始于“唐”而弃于“唐”,少数书法人有至“元”的,而及“明”至“清”修成正果者鲜矣。
“唐”是起步初级,习字学唐楷,起步描红学颜柳,学晋唐,小学阶段能坚持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个别爱好者或受家长所逼勉强坚持习字的,初中阶段,应试教育,为了分数,极少数人坚持学书的!相反,一些退休人员,老干部衣食无忧,习字的多,书法修身,打发时光,往往也从唐楷入手,“唐”是起步,此为入门,是学书法的初始阶段。
“宋”是入“唐”之后,反复研习,对书法有了点兴趣和认识,就跌跌撞撞来到了“宋”。先是北宋(白送),而后南宋(难送),几年下来亲朋好友几乎送遍了,有的送过已不只一幅;中国有名老话,秀才人情一张纸,自己的“作品”送差不多了,字感觉已送不出去,拿不出手了。坚持到此阶段已学了百家,尽管磨墨来墨磨人,喝墨水、流汗水、没油水,但缘于喜好坚守,对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觉;对自已以前写的字不满意,看到过意不去,有丢人之感。这就是不少成熟的书家后期每每发现自己以前不象样的作品,多用现在好的过得去的作品换回来的缘故,守掘藏丑,书法入“宋”,已有一定的层次与境界。
“元”就是人民币,书法入“元”,作品就有润格了。书法进军“元”的阶段非一日之功,是个艰难的过程,与“宋”阶段不是一个数量级,就如同军队里的大校晋升少将一样,晋级将军行列,是方方面面的因素及能力水平的较量,有政治的、军事的、素质的、人脉的等等,缺一不可,非点滴而能成。有些只能享受军的待遇而非将也,不是能力的问题,时也命也运也!
艺术的本质是艺,艺是本事,是素养,艺术必须有独到的地方;术是江湖的东西,有江湖的规矩、习气、套路。有时非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经过炒作,有质次而价高的现象;市井江湖写手、忽悠的作品有时也能卖出好价。如同本山大叔卖拐一般,演艺圈大佬有粉丝捧场一幅字也能上好几万;马云的一幅“蝌蚪体”忽悠了几十万,你信吗?这就是江湖中的术,有人捧场,不是艺术高明。书法的价格也要看平台、看对象、看在哪儿卖,卖给谁;好的作品在地滩、微拍不成,只有到佳士德、嘉德等大拍,好东西才能有好价钱。其实旧社会的娼与妓不是一样的,娼是山村野妇,市井之徒,多目不识丁。古代嫖娼就为人不耻。而嫖妓则不一样,妓不是一般的主儿,不是平常人能得到的。柳如是、董小婉、秦准八艳。。。不仅功夫了得,琴棋书画,六艺皆通,用如今的话说都是女大腕,谁能沾上、与之关连,便被人啧啧称道,有的广为传颂,甚至千古留名。书法至“元”阶段就有名堂了,鱼龙混杂,大浪淘沙。。。
书法到元的阶段,特别是北上广深,书家能成“全国通用粮票”者为数不多。全国书协副主席以上的乃至各省市、直辖市书协副主席以上的当代书法名家不足百人,能在书法史上留名、留痕、留迹的为数不多。我了解到现在上海书协会员共2000人左右,能靠写字吃饭的没有几位。如上海滩陈佩秋先生、周慧珺先生海派大家凤毛菱角,是“全国通用粮票”,其作品受全球华人追捧。“人民艺术家”高老高式熊,书香门第,传统功力深厚,弥辙绝尘,大师一去不再有......
书法到“明”阶段,已是人到中年,日过午之后的事。“明”即名,书家有了名气,成为地区书法名人,书法入“明”,一切明白、明澈、明了,喝墨水、流汗水、有油水”,书法收获彼大,名利双收;五十不惑、苦寒自知,艺术上有认识,事业上有成就;温饱不愁,不差钱,见惯百态,不会对酒色财气有更多欲望。“明”阶段,出手的作品已经非常谨慎了,求字的人渐多,不愿送不想送,开始进入自寻烦恼的模式。“明”阶段继续精进者无几人;想艺林留痕,谈何容易,上下五千年,几人能传下墨迹,有人从此不进,艺术上多数到此为止,功成名就,能到此位者全国不足百人!
“清”是书法人的高境界,清明、清风、清气。人书俱老,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兼吸百家;不畏浮云遮断眼,书法上正大气象,自成一阁,正气乾坤。清规戒律,做公益,结缘寺庙,少了名利,有求必应,深居简出,风光不再,做人做事做学问如火纯青,书法入“清”,方可成当代名流! (记者 张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