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内多所高校明确表示将扩大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博士生培养的话题又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博士教育的多样性也在增加,很多博士毕业后不一定能进入学术劳动力市场。然而,学术精神的培养依然必须是博士教育的根本,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博士都是和学术密不可分的,而博士生学习阶段是培养其学术精神最重要的阶段。
因此,尽管很多博士生的入学目标并非是学术导向或者学术兴趣,但是博士培养机构依然要高度重视博士生对学术的热情以及对学术的投入。
强调学术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对得起“博士”这一称号,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学术科研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及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质量观,大力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而博士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顶端,更需要注重对博士生学术热情的培养。
因此,无论是为了让“博士”这一称号名副其实,还是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博士生在学习阶段都不能放松对学术的热情与投入。
然而,怎样才能保证在博士生规模扩大、其求学诉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博士生学术热情、增加博士生学术投入呢?教育部在2018年2月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指出,“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笔者的团队在分析一项对北京市高校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后发现,导师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助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热情,有助于增加博士生的科研活动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同时,不管导师的指导风格如何,即师生之间无论是“权威型的指导关系”“互补型的伙伴关系”还是“平等型的合作关系”,都不会导致博士生的学术热情产生显著差别,也不会对博士生的科研活动时间造成不同的影响。这说明导师只要践行三全育人,不管其指导风格到底是权威型、互补型还是平等型,都会促进博士生学术热情并增加其科研活动时间。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参加导师的课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热情与时间投入。博士生的实习兼职收入越高,其学术热情增加的概率就会越低,同时,学术热情减退的概率则显著增高。这说明,过多参加实习和兼职会给博士生的学术热情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导师应该给有志于学术的博士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或帮他们找到其他奖助学金的渠道,以免他们由于实习兼职导致学术热情减退的可能。
可见,导师的三全育人在博士生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投入上具有多重的不可替代作用。基于此,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底色”,需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让博士生导师在指导自己学生时,务必做到“三全育人”,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术与学习。作为导师,需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在知识上、学科上、学术上是学生的领路人,更是其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引导者,还是其在生活上的关心人和支持者,需要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并帮助博士生。
与此同时,学校与院系应该给予导师充分的指导自由,不能刻意规定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扮演的角色。导师既可以是学生的权威,也可以是学生的合作者。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型的伙伴关系”,还能增加博士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博士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放松自己对学术的追求与要求。博士生更不能浪费宝贵的、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将本应该用于学术的时间挥霍在外面的兼职实习上去,而这会分散自身对学术的精力,降低自身的学术热情。
总之,在博士生规模扩展、博士生教育更加多元的情况下,博士生的学术底色千万不能丢。这就需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导师要负起“三全育人”第一人的职责。学生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学术要求,既然是博士生,就必须在求学过程中以学术为己任。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