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第四届年会日前在京召开。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等16家研究机构、智库和企业于2022年初联合发起。本届年会的主题包括如何优化“一带一路”产业链布局、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预警研究、如何推动区域国别及国别合作规划研究、如何推动海外经验与教训研究等,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80余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参与此次年会。
论坛开幕式由论坛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ANSO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刘卫东主持。ANSO创盟主席、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书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颖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孙福宝,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论坛秘书长欧晓理分别致辞。
白春礼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切实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繁荣,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他强调,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聚焦合作规划、产业链布局、风险预警和国际经验等核心议题,开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论坛秘书长欧晓理主持《地图上的“一带一路”》新书发布。该书出版标志着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又一标志性学术成果的诞生。参会专家们对该书出版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黄仁伟、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张湘、商务部研究院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宋周莺等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制、探寻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的途径与措施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记者 范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