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研究成果被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会议ACL2018录用,此次会议将于7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该项研究成果“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Corpu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Emotionality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第一作者为开发区校区张冬瑜副教授和电信学部林鸿飞教授合作完成。 ACL(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学术年会被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认定为A类会议,涵盖领域包括语言分析、信息抽取、机器翻译与自动问答等。在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根据谷歌学术指标(Google Scholar)按论文引用率排名统计, ACL是计算机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代表了该领域世界最高水平,论文录取用率在18%-23%之间。
隐喻情感识别旨在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分析隐喻的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并且富有挑战的研究课题。从广度上讲,隐喻情感识别扩展了计算机的语言智能,对于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舆情分析和社交媒体处理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从深度上讲,它属于人类认知思维领域更高层次的智能,有利于实现更加顺畅的人机交流,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研究成果在隐喻语料库构建的基础上,讨论了隐喻文本情感自动识别问题。主要具有以下几个贡献: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喻情感标注模型,尝试使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类情感来代替现有研究中褒贬情感的标注方法;提出了隐喻语言情感分析与识别的新方法;构建了汉藏语系隐喻情感语义资源,为隐喻自动识别和相关语言学研究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ACL每年发表的论文都反映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向,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汇集数千位学者、研究人员以及众多国际知名科技企业,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交流研讨的盛会。能参加此次盛会,将会进一步推动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扩大大连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知名度。(通讯员 姚璐 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