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学术会议
  • 正文内容

第三届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学术会议在佛山三水举行

阅读:206 次 作者: 来源:羊城派 发布日期:2024-10-26 17:12: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网分享的学术会议资讯。

  10月25日至27日,以“公共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主题的第三届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学术会议在佛山市三水区成功举办,来自公共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图书馆界代表、文化馆界代表,以及其他学术支持单位的代表等200多人共聚三水,共同探讨公共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学界与业界共议公共文化发展的中国故事,点赞佛山公共文化建设成果

  会议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方家忠、浙江省文化馆馆长阮静、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靖分别代表公共图书馆界、文化馆界、学术界对公共文化的国际传播前沿相关问题作了主旨报告。

  为展现我国公共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实践成果,会议主办方还组织了公共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实践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评选出“国际获奖”“国际传播行动”“国际交流活动”“国际合作项目”“其他”五个主题的典型案例15个、优秀案例22个,并在会上进行颁奖。

  佛山市图书馆提交的“从‘佛山经验’到‘中国故事’——基于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佛山实践”荣获“国际获奖”类典型案例。在案例分享环节,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受邀以佛山市图书馆的四项国际获奖项目(获得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奖及“绿色图书馆项目”奖、两度获得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为例,阐述了项目的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实施成效、叙事方法与传播经验。多年来,佛山市图书馆以“在新发展理念下探索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探索智慧图书馆应用新场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下解决群众阅读痛点”作为叙事思路,这为中国图书馆创新实践的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为什么选择“公共文化的国际传播”作为本次大会的主题?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表示,一方面公共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延伸和拓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优质内容在国际上传播和推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魅力,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将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新探索实践、成功经验,在国际上进行介绍和推荐,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公共文化领域的中国范本。

  谈及对佛山三水的印象,罗云川表示,对三水的第一印象就是山美、水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三水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十分扎实,新空间建设完善、场馆设施齐全、服务项目覆盖了老中青各个年龄层,在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佛山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已成为了一个范例。这个范例不仅仅在全国具有领先的引领作用,而是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可以学习、借鉴、复制和传播的先进经验。”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教授程焕文表示。他还表示,三水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结合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两方面,因地制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特别是在乡村祠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方面,可以说是在全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层面成为一个典范,希望未来除了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广泛支持,使其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探讨公共文化国际传播,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佛山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千年文脉早已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近年来,佛山以制造业立市,以文化铸魂,通过持续创新让公共文化服务的“佛山造”造福于民、蜚声国际。

  2019年3月,佛山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并在2023年国家对示范区城市复核中获评优秀,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顺利通过省级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迎检,其中南海区成绩排名全省第一。

  目前,佛山市、区、镇街、村居公共文化设施实现100%全覆盖,建成51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全市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100%为国家一级馆,32个镇街文化站100%为省特级站。全市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约两万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三千万,形成了全民综艺大舞台、“品味佛山 四季村晚”等品牌活动。

  而作为会议举办地的三水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明显。当前,三水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已建成“一体化建设、双重化管理、多元化服务”的“1+7+N”的总分馆制体系,形成了以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镇街文化站为分馆,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服务架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全面联动共享。与此同时,三水区内各类新型文化空间如“祠堂+文化”示范点、小明星艺术馆、漆艺文化馆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数据显示,三水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3.6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540平方米,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三水区还积极创新策划文化品牌活动,如“园区七点半”“市民美育课堂”“双馆齐下·文化到家”等文化品牌,以及“阅伴同盟”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三水文艺轻骑兵”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等,将文化活动送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年均开展活动4276场次,惠及38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和深化。

  地处三江汇流的三水区还孕育传承了独特的人文根脉,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银洲贝丘遗址、800年鼎盛香火的胥江祖庙、“四个百年”等众多历史遗迹。近年来,当地通过挖掘和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建设了广三铁路革命斗争史学习教育基地、广三铁路历史文化展览馆、百年火车站场景复原馆、河口古兵器陈列展馆等历史场馆,活化“四个百年”历史遗迹;与广东省粤剧院合作打造的大型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中最高荣誉“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大奖”,赴新加坡演出时受到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点赞,三水红头巾文化成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佛山以制造业立市,以文化铸魂,通过持续创新让公共文化服务的‘佛山造’造福于民、蜚声国际,与粤剧、功夫、龙舟、龙狮、陶艺、美食等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应如军表示,希望通过学界与业界的思维碰撞,深入探讨公共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策略与实践,为提升我国公共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本次会议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广州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佛山市三水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学会联合承办。(记者 吴泳 通讯员 三宣)


标签:学术会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