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级、市厅级课题立项数量创新高,到期刊论文发表数量突破百篇,再到首次立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4年以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不断强化科研工作,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重视教师及团队科研能力培养,有效激发科研潜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激发活力,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科研处结合学校内涵建设实际及高质量发展方向要求,一是坚持制度先行,规范引路,出台并修订了一系列涵盖科研活动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考核奖励以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等多方面的制度文件。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确保了各项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更为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产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让教师能够在规范、公平的环境中潜心钻研。
二是不断激发科研活力,增强科研项目的参与度和透明度。科研处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动态,捕捉申报信息,及时将各类申报信息精准传达给师生并广泛组织申报。2024年,学校组织申报项目约80余类,其中新拓展的申报渠道占比超80%。项目申报范围涵盖了我校20多个学科专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加强管理,提升科研学术质量
为提升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本年度科研处组织开展三场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和两次活跃的学术沙龙,专家学者和教师围绕科研项目申报、学术研究前沿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教师搭建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
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也为科研创新增加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科研处注重过程管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开展中期检查、组织评审交流等活动,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结项环节严格把关,邀请专家进行悉心指导,不仅提升了结项材料的规范性和丰富性,还大幅提高了结项质量。2024年,约20个项目参与结项,结项通过率达100%,部分项目成果优异,获得课题组织单位奖励。
经管学院崔艳芳老师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在项目管理方面非常细致,从研究方向的把控到研究方法的指导,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项目进展遇到困难时,学校及时组织专家与我们沟通交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研究。”
规范系统数据及档案管理,是学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科研处积极组织教职工完善科研项目数据填报,本年度已完成585项材料的录入,其中530项通过审核,有效提升了科研管理效率。同时,加强科研管理系统培训,推动学校科研管理现代化进程。在档案管理方面,纸质文件归档工作有条不紊,63盒涵盖科研项目全流程的重要文件,不仅记录了学校科研发展的历程,更为未来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程怡阁表示:“我们致力于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项目申报的信息获取到申报材料的撰写指导,再到成果产出、项目结题,全过程发力,全流程规范。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科研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积极参与到项目申报中来。”
成果涌现,科研创新持续发力
2024年我校科研项目立项突破100项,并在省内多个项目领域斩获佳绩。首次成功获批立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且市厅级以上课题立项约60项,占比超过50%,彰显了我校教师在科研领域的努力和创新能力。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方面,8个项目成功立项,包括1项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和5项青年课题,成绩优异,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具有创新特色的课题,如四川传统工艺研究院课题、贵州省司法厅2024年度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课题、贵州省网信研究课题等,拓宽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产出特色成果。
此外,本年度论文数量总数达到130篇,其中4篇为核心期刊论文,法管学院的于晓敏老师学术文章更是荣获第十九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二等奖,为我校的学术声誉增光添彩。教师出版教材2部、著作6部、软著2部、专利4个。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学校科研投入和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科研发展的鼓舞和期待。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砥砺前行。一方面,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质量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推动科研产出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加强校企、校政、校际合作,搭建多元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持续丰富科研资源,加大交流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实现科研质量的新突破。在科研系统和档案管理上,继续深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数据精准、档案完整,为学校科研实力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