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为期2天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黄果树·屯堡自然文化遗产分会在安顺市落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洋洲区域理事、澳大利亚蓝山世界遗产研究所主席皮特·科克兰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科学主任贝斐然先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地委员会副主席马库斯·蒂尔伯里·霍金斯先生;全球文化网络、联合国高级经济学家梅里·玛达沙西女士等15位专家、学者接过申遗顾问聘书。
与会期间,中外嘉宾还就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条路线分别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从多层面、多视角、多形式对安顺的申遗工作进行深度探讨。
对于安顺遗产两种申遗方案的评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华从空间、性质、价值等方面的关联性上进行分析,他认为,就安顺目前提出的四处遗产(黄果树、格凸河、关岭化石、屯堡)有四种可能的申遗组合,即黄果树与格凸河的组合,关岭化石与兴义和盘县化石,屯堡与相关遗产的组合,以及屯堡与黄果树的组合,从而形成四种不同的申遗路径。“安顺四种可能的申遗路径各有侧重,应当在深入辨析遗产类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取舍。”
“从技术上来说,我认为可以考虑有不同的技术路线,世界遗产保护区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我们要继续往前推进,同时我们可以考虑世界地质公园,IUCN的绿色名录、生物多样保护区的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然科学部门执行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原秘书长韩群力说。
“根据2014年至2016年做的前期评估工作,我们建议将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风景区、屯堡等加以捆绑,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属性,以及作为高原、峡谷地貌的典型性代表,按照一定标准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院长、教授熊康宁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53处,其中自然文化双遗产仅4处。自2006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屯堡文化荣登《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后,安顺正朝着“力争2020年黄果树·屯堡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国家向世界遗产中心推荐的自然文化双遗产待申项目”的目标不断冲刺。(记者 庄肖飞 记者 张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