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南头街道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位于南头古城外西北面的鹦歌山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所在地块被人占用种菜,遗址周边垃圾成堆,文物保护现状堪忧。
7月17日上午,市、区人大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来到鹦歌山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遗址的标志碑立于南头中学与中山公园西门中间的绿化带后,在绿化树木遮挡下的文物标志碑并不显眼。人大代表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发现,绿化带被人为踩出了一条泥路,而沿着泥路穿过茂密的树木走进绿化带深处,发现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周边垃圾成堆,在菜地中间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清晰可见。
现场考察的人大代表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局表示,该地块四周被南头中学、中山公园、加油站以及深南大道绿化带包围,目测面积约400平方米,都被人侵占用于种菜,如果不是有标志碑立在这里,根本想象不到这里会是历史遗址。
据了解,鹦歌山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为南山区文物保护单位。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了大量陶片和少量石器、陶器,1984年经深圳博物馆复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根据2003年所立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显示,保护范围为该标志碑的南北280米、东西320米,从保护范围外缘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显然,现场的菜地与垃圾堆就位于文物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后,人大代表还调研了位于南头文化街的抗日时期日军所建碉堡情况,作为南山区文物保护单位,该碉堡被树木杂草掩盖,同样也存在保护不到位的情况。
为了尽快落实文物保护遗址保护责任主体,现场考察结束后,人大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就近来到中山公园管理处展开讨论。来自市、区的人大代表相继发表意见,除了建议尽快把鹦歌山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周边的菜地和垃圾清理干净,通过种植草皮、建立围挡进行保护,代表们也建议后续可以考虑综合开发利用,建成遗址公园。针对另一处抗日时期的碉堡,除了尽快恢复碉堡原貌,代表们也建议后续可将遗址建成爱国教育基地。此外,代表们进一步提出,要明确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单位,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依法保护,有文化地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让后人得到文化的滋养。
就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南山区文物保护、土地监察、市政绿化、市容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均做出了回应。南头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党政办主任邹勇毅表示,南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物众多。接下来,街道办事处将主动作为,落实好属地管理职责,对辖区的文物进行全面梳理,加强与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针对代表提出的鹦歌山新石器时代山岗遗址、抗日时期碉堡的建议,街道人大工委将认真做好跟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