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重、音乐性能最完好的青铜礼乐器。全套编钟重5吨,共65件钟,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曾侯乙编钟出土
曾侯乙编钟在1978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州一处修理厂内试敲响过编钟。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赶到随州,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绝响。编钟演奏以《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国际歌》的乐曲为落幕。
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省博物馆演奏人员被特批随编钟进京,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了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创作曲目《楚殇》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
而后专家们发现但随着演奏的增加,受击较多的钟尤其是下层的几个大钟,其正鼓部表面黑色的氧化膜渐渐被击去,黄白色的原铜露了出来,这对于文物的保护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曾侯乙的传说和姓氏之谜
曾侯乙不姓曾,而姓姬——对,你没看错,就是《封神榜》中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那个“姬”! 原来先秦时期的曾国,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自宋以来,曾国铜器即屡见于世,北宋时湖北安陆一带即出土过两件曾侯钟,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被盗掘,出土一对曾姬壶。1934年,刘节先生根据这些铜器铭文资料作《寿县所出铜器考释》一文,对曾国族姓与地理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此曾国为姬姓,与山东之姒姓曾国并立,推定此曾国范围为“北起郑郊、南及光州、西起南阳、东抵睢州”。
1978年,湖北随县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许多铜器上均铸有“曾侯乙”铭文,尤其是其中的一件鎛钟,为楚王熊章(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铭文内容与宋代安陆发现的“曾侯钟”相同,这些发现确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随州一带存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曾国。
曾侯乙编钟的铜木架造型
在战国年代,曾国是编钟第一大国,曾侯乙身为曾国首领,由于足智多谋,深受楚王的排挤,楚王一直想要找个理由好好修理一下曾侯乙。恰好,那时楚国因为要铸造编钟给了曾国500斤青铜让曾侯乙打造,由于楚王怕曾侯乙拿这青铜打造武器,于是那天造访曾国,只要有点蛛丝马迹就立马拿下曾侯乙。来到,曾国后楚王就问曾侯乙那些青铜的去向,曾侯乙说都拿去铸钟了,楚王不信。编钟哪有用那么多青铜的。曾侯乙带楚王来到了编钟的打造地,给楚王看了那一套恢弘的曾侯乙编钟。楚王看后,被曾侯乙编钟所折服,但是内心还是不相信。曾侯乙明白楚王的心思,于是他拿来击钟木,为楚王演奏了一首乐章。并询问了楚王一个问题,是否听出了钟声的玄机。当时,楚王也是较懂音律,立马就明白了曾侯乙编钟的钟声是一钟双音,也就是绝对和平共处的意思。楚王,十分满意,并把这套编钟赠与了曾侯乙。
2011年2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发现墓葬65座,车马坑1个,出土陶、铜、瓷、玉石、漆木等各类质地器物739件,其中青铜器达325件,多数青铜器上有铭文“ 曾侯”和“曾侯谏 ”铭文, 总字量达400字。说明此处墓地应是与早期曾国和曾侯相关的一处家族墓地,对于深入研究曾国早期地望、曾国史以及曾、楚、鄂等古国关系等一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说明曾国早在西周早期就在汉东地区称侯。这是自曾侯乙墓发掘后,又一与曾国或曾侯相关的重大考古发现。
基于这些发现,黄凤春力主西周早期的曾与战国早期的曾是同一个国家,曾为姬姓。但叶家山墓地中含有较多的商文化因素,如叶家山墓地出很多带日名与族徽的青铜器,墓葬东西向,头向东、有腰坑等,甚至有许多铜器就是商器,这些与周文化墓葬明显不同,因而有不少的学者对之曾的族姓有不同看法,认为曾国并非姬姓。
至2014年,“姬姓之谜”又出现重大突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江汉考古》2014年 第4期上发表了2009年抢救性发掘的随州文峰塔一号墓的资料,此墓墓主为春秋晚期的曾国国君曾侯與,虽早年被盗且因基建施工损毁严重,万幸的是考古工作者通过认真清理和细心收集各类残片及流失遗物,尽最大努力保全资料。此墓出土的铜器铭文对认识和解决古曾国的始封、叶家山曾国墓地的族属、周初分封形势、南土诸侯格局及其历史文化演变等一系列学术界长期关注且多有讨论的疑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峰塔一号墓出土了两件曾侯與钟,其中一件铭文自叙其先祖曰“伯适上庸 (用),左右文武,达(挞)殷之命,抚奠(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表明伯适(南公)是因为辅佐周文王、武王伐商、革除殷命、安定天下有功而被分封于南土 ,统治淮夷 ,监领江汉 。这说明伯适就是南公,即曾国始封之君,所遣之“王”当为周成王,这与文献所载西周初年成王在周公的辅佐下平定三监之乱后,分封太公、周公、召公诸大臣立国于东土的齐、鲁,北土之燕,镇抚诸侯、藩屏王室的情形类似。叶家山墓地所出青铜器铭文亦记载曾国始祖为南公。目前学界已普遍公认南公即商末周初的周室名臣南宫括(注:西周著名贤者、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依照史籍《史记·周本纪》的师古注,指的就是南宫适(括))。
另一件曾侯與钟铭文则载曾侯與自称“余稷之玄孙”,稷即后稷(注:后稷,姬姓,名弃,天帝之子,据山海经记载实为帝俊之子,按照诗经记载实为天帝之子。母姜嫄,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周人之始祖。此铭文可与早年随州季氏梁出土戈铭曾穆侯之子、西宫之孙季怡又称“周王孙季怡”的史实相印证,与叶家山墓地所代表的西周曾国及此前大批青铜器所体现的东周曾国一脉相承,前后相继,表明曾国为周王室支系所封,,属姬姓宗亲。曾国是否为姬姓的至此得到了确认,曾国的族姓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编钟构造
编钟成为乐器,就是独特物理结构形成的“一钟双音”现象。 曾侯乙编钟的每个钟可一锤两音,敲出差三度的两个乐音互不干扰,也可以同时敲击产生和声。
在发现“合瓦”是产生一钟双音的奥秘之前,所有试图复原编钟的努力都失败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也许合瓦形的结构才是问题的关键。
编钟的振动属于板振动,合瓦形结构能够形成不同的振动分区,每个分区的频率不同,并且彼此形成有效的隔离,因此敲击正面和侧面就相当于敲击不同的板。此外,板子厚,振动的频率就高,板子薄,振动的频率就低,古代工匠会通过挫磨钟壁来调整编钟的音高。
左侧为曾侯乙编钟构造,右侧为西方编钟构造
如果钟做成圆形,振动的曲线就会环在一起,只有做成扁形,才能让两块板子分区振动。编钟也不是完全的分离振动,敲正面时,侧面的板子也在微微振动,只不过声音很小。
中国古人非常聪明,为了增加隔离度,在钟体里面挖隧,让振动块能够分离出来。虽然钟体外观是一个整体,但里面是一块一块的。这样有助于一钟双音能区别开来。这是钟枚。它放置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为了抑制某些振动体,把不和谐的频率抑制住,只留悦耳的乐音。钟枚的作用还能增加阻尼,减少延音时间。
编钟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木架子上,在出土时,它的木架子有一些浮损,但不是很厉害,这个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另一项了不起的技术——漆艺。楚国的漆艺特别厉害能够起到防腐防潮防蛀的作用。编钟的钟体本身没有风化得太厉害,无论是司母戊大方鼎,还是曾侯乙编钟,这么多年下来,你会发现青铜器的变化不会太多。
>>推荐阅读: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曾三次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