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型媒体技术与传统出版模式的融合发展,驱动科技信息传播方式和出版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期刊正迈向数字化传播和跨国集团化商业化出版的崭新时代。当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也是我们要赢得未来发展的新优势。”10月23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在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指出。
宋军表示,中国科技期刊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提升,已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也稳步发展,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5052种,学科门类齐全,基本覆盖了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等领域,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总体呈上升趋势。
然而,与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多而不强,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偏弱,资源整合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不强,特别是缺乏世界一流的期刊。据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统计,全球科技期刊现在共有4.2万种,美国占了20.4%,而我国仅占7.9%,据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的最新统计,我国进入SCI的各学科的QI区期刊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已经达到了46种,但这也仅占这个区总量的2.1%,而美国1050种,则有占了46.8%。
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历史拐点,应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后发优势,寻求突破期刊发展的制度瓶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期刊治理的现代化;促进科学、技术、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拓宽期刊发展的新路径;重点布局新型交叉领域,特别是信息、生命、制造、能源材料等空前活跃,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学、认知科学等广泛交叉,形成期刊发展的新赛场;创新科技期刊办刊理念,围绕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夯实期刊的发展基础。
宋军强调,推动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的,强化全面统筹,重点分类施策。一是完善科技期刊的培育和发展体系,对标世界一流,突出关键重点,根据需求导向采取分类施策,择优支持等方式,引导发展方向,激励内生性动力,系统推进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别是要鼓励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刊登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思想。二是统筹一流科技期刊与一流学会的建设,要强化学会主体责任,把创办一流期刊作为一流学会建设的中心指标,致力打造知名的学会与顶级期刊的“共生体”。三是推进科技期刊生态建设,建立有利于期刊发展的分类评价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科技期刊发展生态,激发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传播能力的提升,要重点依托学术共同体和科研机构开展同行评议,分领域开展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发布工作,推动国内外期刊同质等效,为科技期刊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四是促进科技期刊国际合作交流。以全球视野和开放合作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支持国内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
宋军表示,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科技期刊行业、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只有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适应科学发展的需求,在办刊模式、出版业态、运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科技期刊的生命力,体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一是要加快推进科技期刊出版的数字化、重构生产链条,推动学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二是要加快科技期刊出版的集约化、跨地区、跨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培育具有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规模化的出版单位。三是推动建设国家级数字化知识服务的出版平台,提供高效的精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推进科技出版的国际化,吸纳全球出版资源和优秀人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记者 杨秀峰)
关注一起问道投稿网,了解更多科技期刊http://www.17wendao.com/contribute/list/c_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