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胖乎乎”的陶罐被双手捧定小心翼翼放在秤上,文物保护工作者先对它的“相貌”和“健康”情况进行详细查看,又量了“高低胖瘦”,称“体重”,拍“形象照”,再制作新标签,装进有软包装的箱子里送回库房……
这是10月24日渭南市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工作人员“盘家底”的现场,预计到下月中旬将全部完成。届时,该馆所有文物都会有“电子身份”,既便于查询检索相关资料,也为下一步通过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打好基础。
3000余件(组)文物将有“电子身份”
在渭南市博物馆,有一间办公室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渭南市博物馆共建文物保护工作室。10月24日,在这间工作室,6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刚从库房提取的数十件文物进行清理登记。
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将一件文物用双手捧定放到工作台上,对粘结土锈的部位先用软刷或木片小心进行清理;再放到秤上称“体重”,用刻度尺量“身高”,用卡尺测量“胖瘦”,并对数据进行精确登记;随后还要由摄影师逐件拍照,正面、侧面、上下左右及特写均要拍摄;为每件文物制作新的标签。
渭南市博物馆文物保管部负责人宗岚介绍,从9月中旬开始,按照工作安排,该部门正式开展了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信息录入完善工作,对全馆的3000余件(组)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登记,并完成文物信息数字化。这项工作实际上也是为全部的馆藏文物逐个登记“电子身份”。既有利于加强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便于查询检索相关资料,也为下一步通过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打好基础。
和文物打交道
枯燥中也有成就感
宗岚说,按照文物安全管理要求,每次提取的文物必须一次完成相关工作并运回,不得在工作室存放,因此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同时,长时间和文物打交道,难免偶尔会觉得有些枯燥。
工作人员刘玉江在对文物清理、测量时,一名同事负责用笔登记相关信息,同时另一名同事将信息录入电脑,因为工作量大,3人经常一坐就是半天。
“遇到有意思的文物或者某件文物有特别的特征,我们也会边工作边谈论。”刘玉江说,谈论也是调节工作气氛,这也能让略显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味些。
宗岚说,同事们经常也会在谈论中,针对发现的问题讨论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在这次“盘家底”过程中,发现之前给文物贴标签的做法有些不合适,有的甚至就直接贴在文物最显眼的位置,可能会对文物表面造成损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管理文物,同事们讨论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可以系挂的就用细棉线挂在文物上,敞口浅腹类器物将标签装入塑封袋再放置器物内。这也让宗岚和同事们很有成就感。
文物有生活的影子
要让更多市民爱上文物
在工作中对待文物养成的职业习惯,宗岚也带到了生活中。她说,因为很多陶器文物是易碎品,有的可能出土时已经破碎并进行过修复,从表面上看起来是完整的,多年后的今天再去拿取,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导致文物受损。
“所以我和同事在拿陶器一类的文物时,都是用双手捧定再拿起来。”她说,没有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以前,在家做饭时拿碗是单手捏着碗沿就拿了起来,如今她去拿碗,也经常会习惯于用双手去捧。
宗岚女儿今年6岁,如今也是一名小文物迷。宗岚说,孩子原来也不喜欢跟着她到单位来,觉得到处都是文物不好玩。有一次她在家里陪孩子玩时,从文物的角度讲解了一只碗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原因,孩子逐渐对文物产生了兴趣。
“其实,文物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从文物中就能看到生活的影子。”宗岚说,预计11月中旬,全馆3000余件(组)文物将全部完成清理登记。下一步,会借助互联网等让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文物、爱上文物、共同保护文物。(记者 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