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学遗产》编辑部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座谈,就《文学遗产》如何进一步发挥古代文学学术研究平台作用提出建议。
“1954年创刊的《文学遗产》有着培养青年学者的传统。为什么?因为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代有一代的学者,青年学者是学术研究的未来。”《文学遗产》副主编竺青的一席话,道出了《文学遗产》编辑部举行“贯彻十九大精神总结40年成就”古代文学研究中青年学者座谈会的初衷。
近日,《文学遗产》编辑部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座谈,就《文学遗产》如何进一步发挥古代文学学术研究平台作用提出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所所长、《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表示,青年学者的思考对未来20年到40年《文学遗产》如何搭建学术平台很有启发。
“大家”“小家”都有研究价值
会上,最先引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关注的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入手问题。一种观点倡导经典研究,而另一种观点则呼吁不应忽略“小家”的存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鹏飞认为,应大力提倡回归经典文本、经典作家研究,但不能抱着过于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否则必然导致对经典的疏离与忽视。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务正则认为,关注文学史上的“大家”是毋庸置疑的,但二三流乃至末流“小家”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在经典化过程中,有些之前不被关注的作家在某些机缘之下也能转为“大家”,正如天空中看似渺小的星星,实际上质量大于太阳者不计其数。
研究选题过小不该被拒稿
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真的发言引人关注。以古代戏曲为研究方向的吴真说:“就我个人而言,有多次因选题过小、研究对象中名家名作太少而被拒稿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成果总是免不了因选题过小而饱受歧视的命运。”
吴真说,40年来,古代戏曲研究出版了多种大型戏曲总集、资料集成、梨园文献汇编,影印整理了大量海内外罕见的戏曲古籍,尤其是最近10年,海内外的藏书机构纷纷在网络上公开馆藏秘籍的全文影像,过去前辈学者汲汲以求的珍稀文献,已经变得容易得到。未来如何将40年来的“文献井喷”,消化为戏曲学内在的系统性营养成分,是值得学界思考的。
为此,《文学遗产》曾经召开两次戏曲研究座谈会,大家普遍认为,在精英意识、名家名作意识固若金汤的古代文学界,被称为“俗文学”研究的戏曲研究如何得到前辈学者的认可、找到生存的空间,依然是个问题。
莫忽视域外汉籍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最关键原因就是古代文学研究基本文献的次第影印、整理出版,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献基础和研究的活水之源。
以域外汉籍为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卞东波说,今天六朝文学研究成就多得益于众多《文选》域外版本的发现,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日本足利学校所藏的宋明州本《文选》,特别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周勋初先生所编的《唐钞本文选集注汇存》都直接引发了学术界研究热潮,出版了《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金少华著)、《文选旧注辑存》(刘跃进编著)等。
改革开放以来,就受益于域外汉籍最多、取得成绩最大而言,卞东波认为是唐代文学研究。在卞东波看来,域外汉籍与古代文学的综合研究是未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可是与域外所存的海量汉籍资料相比,目前已经影印与整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有待于学界、出版界继续发掘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