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窗外蝉鸣聒噪。我坐在离玻璃窗最近的一张木桌旁,把对未来所有的美好遐想全部呈现在画纸上。
画中医院宏伟庄严,一位医生在冰冷的手术台旁进行手术,她认真严肃,一针一线尽力不让自己出错。可她毕竟不是一台机器,还是会有抑制不住的疲惫。不过还好,在短暂的调整后,她很快又重新进入紧张的工作。
这位医生总这样一丝不苟,常常会因为忙而忘记休息。
次日早晨,太阳刚出山头便光芒万丈,被云雾加以渲染,彰显出特有的活泼。
进入教室,我便开始期待。期待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画作。可还是期望落空,因为老师用“毁坏”替代了“分享”。我惊讶了一瞬,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好不容易画出的东西,为什么要再去毁坏啊?
抱着忐忑不安,怀着满心疑惑,我还是将画交给了同学,刹那间,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意味不明,也不易被人察觉。
几分钟后,我看见画中一半建筑被轻而易举的肆意毁坏,心头不禁一紧,心脏如同被辣椒油浸过一般燥热,冲动。可又不能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值得亲眼看着,无能为力。
锋利的笔尖刺进画面将线条搅乱,整个医院内变得躁动不堪,惹人心烦。建筑也逐渐模糊了轮廓。虽然画中时间是正午,天气大好,可此时却显的荒诞至极。
回家后临近黄昏,我独自一人端详着一张线条杂乱的画,从画面上依稀可以辨认出,那曾代替一个人歌颂过梦想。
太阳也逐渐消逝,连被夹在云层中的余晖也荡然无存。世界失去了太阳炽热光芒的庇佑后,显得异常荒凉。
屋内昏暗朦胧,看不见任何东西。我也只得把灯打开。刹时,光明填满了整间屋子,也弥补了因黑暗带来的缝隙。
暖色灯光下,气氛温馨。木桌上的一张被毁的面目全非的画与五内气氛格格不入。自它被毁了后,我就浮现了一个荒谬的想法——修复它。因为它单单是一幅画,还是我对梦想的精神寄托。
我开始尝试将所有铅笔的痕迹擦除,却不见效果,又尝试把彩笔的印记用更深的颜色覆盖,结果痕迹依旧显而易见。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仔画一张新的,这样新的就可以盖住旧的,不会露出任何端倪。
窗外人群川流不息,我又开始创作。渐渐,梦想重新拥有了雏形,棱角分明。画中医院里的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各忙各的互不打扰,永不停歇。
终于,我弥补了画中所有的创伤,将不堪入目的“垃圾”变成了熠熠生辉,炙手可及的梦。
其实,“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