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林怼怼”语录、“林黛玉体”后,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再一次被网友们送上热搜,话题#林黛玉发疯文学#获得了1.3亿的阅读量和5.3万的讨论量。这种文学多用于社交软件聊天中,通过模仿林黛玉式的说话语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绪,如委屈、讽刺、生气等。在短视频平台,它也被部分博主当作段子来演绎以获取流量。
当朋友许久没有回消息时,你可以发一句,“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当编辑一篇文章时,你也可以在文中写道,“倒是终究被看客们嫌弃了,不像其它文章写得生动。”“林黛玉发疯文学”能够在网络上以野草生长般的速度疯狂发酵,不得不归功于“发疯”二字。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可爱、温婉、率真的,很难让人把她与“发疯”联系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如同潘多拉魔盒,不断吸引人向里探寻。
“林黛玉发疯文学”引得网友如此追捧的另一原因,是其本身所带有的情感色彩——用可爱的表达,说出随心的话。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年轻一代总是被各类事情所压迫,上司、父母、朋友的不理解都可能成为内心抓狂的吐槽点,而“欲说还休”的状态更让人感到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发疯文学”的出现恰恰能够解决这类问题。试想一下,谁会在一个用梗玩梗的时代,对着用温柔语气说出有心话语的你生气呢?因此,对于网友而言,比起其它梗,“林黛玉发疯文学”更能使他们发泄情绪和表达情感,是一种另类的“倒垃圾”的途径。
但在这一片祥和的娱乐环境下,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发疯”一词用得过度了,许多网友模仿的语气也过于“放荡”。与大家所熟知的“YYDS”“栓Q”不同,“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基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所繁衍出的网络文化,除了其本身带有的娱乐性外,教育导向意义也不能被忽视。当大家一次又一次地过度消费林黛玉这个文化符号时,或许有一天,林黛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会从一个多愁善感、可爱率真、温柔知性的角色,逐渐变成网络上牙尖嘴利、阴阳怪气的“林怼怼”,原著中林黛玉角色背后深刻的艺术魅力被逐渐消解。
玩梗适度,不管是对于玩梗的年轻人,还是热梗中的“当事人”亦是如此。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林黛玉发疯文学”无疑可以让原角色和原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解读。作为一种基于文学著作上的热梗,它创新了当代人表达语言的方式,提升了网友表达情绪的层次。但我们也需在一定的范畴内形成正确的认知,不能让传统文化的“美味”在网络的“翻炒”里逐渐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