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创作的人类学著作《金枝》提到,由于水是生命之源,而在许多国家里水是靠下雨提供的,因而祈雨法师是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可见,有水吃的日子是幸福的,没水吃的日子是痛苦的。
今年的夏天,依然是火热火热的,光脚踩在地面上,急的人直跳脚,要是多等一会,感觉脚都要被高温烫起泡了。有朋友在朋友圈调侃到,连续高温下,真不能穿塑料拖鞋,很容易就烫化了。的确,现在每天的“秋老虎”很是凶狠,天天最高气温位居全国榜首,让人想要远离县城去到农村,感受初秋的凉意。
可是,连续的晴热天气,农村的水资源也是相对缺乏的。走在田间地头,能看到房屋楼顶的蓄水池已经干涸,河塘的水少的可怜,稻田的泥土已经开裂,打的水井已经干枯,树林里的树木不再枝繁叶茂,地里的红苕、辣椒、茄子、黄瓜、豇豆等蔬菜的藤叶已经干煸泛黄,需要天天挑水打湿才能活过来。
我记得儿时,每年的五六七月农忙时节,父母亲总是白天到地里忙着抓紧收割和晾晒粮食、瓜果和蔬菜,晚上还得忙碌打着手电筒,争分夺秒地把粪水挑去地里,泼洒在那有些干掉的蔬菜上,说是要等经过一夜的星辰雨露洗礼,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才能重新绽放新颜。
其实,数十天的高温烘烤,到处都是缺水干旱的状态,这时我们吃水都已经比较困难了,地方党委政府想的很周到,还给乡亲们想办法送水吃,有的还在各个村里立了很多蓝色的又高又大的水桶,防止森林火灾。而我家最幸运的就是父母亲当初把房屋修建在了半山腰上,山下是一口人工开凿的大鱼塘,山后是几块比较大的梯田,房屋左右就是一整片的树林,俨然一栋房子身在大山之中,与世隔绝。不过,也许就是这样的地理条件,让屋后的稻田成了蓄水池,成了我们家赖以生存的取水口。
吃稻田水的时候,村里还没有兴起安装自来水,每家每户的吃水问题基本都是自己解决,也因为我们家地势关系没办法打井。父母亲就在赶集时买了根几十米长的塑料水管,一头直接接到稻田里,一头直接接入水缸里,第一次需要通过人工靠吸吮的方式,把水从稻田中吸出来,等出水后就可以接续使用了,同时将水缸放置在厨房的后端处,方便舀水洗菜、洗锅、煮饭。
稻田水,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时候,就是稻田水的水位刚刚好,加上有水稻、杂草、鱼类、蝌蚪等各种生物的滋养,水干净而透彻。不好的时候,就是遇见暴雨天气或是连续下雨天气,稻田的水位上涨,水非常得浑浊,必须要把接到水缸里的水用明矾沉淀一晚上才能食用。更不好的时候,就是天气干燥下,稻田的水太少,靠近泥土,接回水缸的水亦是浑浊的,偶尔还带有很多的泥沙,也是不能直接食用的,都需要经过放置沉淀。
也不知道,接稻田水吃的日子过了有多久,印象中应该有十多年吧,后来随着爷爷奶奶的相继去世、父母亲去到城里打拼、我和弟弟考到省外读书就业,家里的房屋也倒塌了,水电也需要重新接线安装。直到近几年,我们才回到老家,将宅基地利用起来,修建起了老屋,接通了自来水、天然气和电网,确实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农村的基础设施跟上了节奏,好用又快捷且便利。现在在农村生活,吃饭、购物、休闲、娱乐,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很是宁静、安逸、舒服。
转眼间,吃稻田水的日子早已不再有了,而稻田水是儿时家乡的浓郁味道,也是80年代离别故土去到城市打拼的我对故乡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