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讲坛)“通江水暖”所代表的“文学扶贫”现实意义--读者见面会(5月5日)
讲座时间:2018年5月5日下午2:00
讲座地点:第一学术报告厅(东门一楼)
参与方式:请提前一小时至第一学术报告厅门口领票入场,一人一票,额满为止。
讲座题目:“通江水暖”所代表的“文学扶贫”现实意义
主讲人:蒋蓝、刘裕国、郑赤鹰
主持人:李咏瑾
《通江水暖》讲述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造血”之路,书写了通江县各级干部和全县人民群众在贯彻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中打好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一条可循可鉴的脱贫奔小康的路径的故事。本次分享会,作家们将分享作品背景及创作历程,评论家将从文本审美角度评论“通江水暖”,通江当地宣传部、文联负责同志还将分享该作品的现实意义。
主讲人简介:
蒋蓝
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成都文学院终身特约作家。
刘裕国
中国作协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散文集、影视文学剧本11部、300余万字。在中央级和全国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获省部以上奖项20余次。
郑赤鹰
安徽庐江人,1969年入伍,原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着有小说《第一级火箭即将脱落》、《霾季》系列、长篇报告文学《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电视剧《蓝色地平线》以及空军成立50、60周年系列电视纪录片、《中国空姐》、《中国机长》系列电视纪录片等,多次在军内外获奖。
主持人简介:
李咏瑾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侨联华侨华人学会理事,作品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经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
(读者服务部)
主办单位: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学会
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