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企业文化 教育培训
  • 正文内容

教育培训机构行业乱象丛生,家长如何抉择才能避免入坑?

阅读:3026 次 作者: 来源:群美育儿 发布日期:2019-10-10 15:00:41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教育培训资讯。

  教育培训一向是各大商家争抢的“香馍馍”,激烈的竞争让教育行业越来越繁盛,然而在繁盛的背后,却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和乱象,而那些对教育行业一头雾水的家长,则很有可能成为被培训机构收割的“韭菜”。

  选择培训机构,家长们还得擦亮眼睛才行。

  培训机构里的985、211毕业教师,学历是真的吗?

  想必不少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无论是什么资历的培训机构,建立了多少年,里面985、211毕业的老师向来未曾断过,连通附带各种牛气冲天的简历的头衔,吹得天花乱坠,给家长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然而他们的学历就是真的吗?

  极有可能是造假的,哪怕是建立已有些年头的教育机构,也难以保证每次聘用的老师都是高校毕业,然而面对老师频繁替换的培训机构,究竟有什么方式才能让老师避免供不应求呢?最简单的方式自然是降低标准。

  在一些培训机构里,当有关人员介绍师资力量的时候,往往会夸大其词,把三本、二本毕业的老师说成是985、211甚至海归都是极有可能的,相关介绍人员都有专门的话术应付询问,所以想要从对话中寻出破绽是很难的事。为了确认学历的事,家长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亲眼见到毕业证书,这样才能确定培训老师究竟是什么层次。

  在不少培训机构的走廊里,我们能看到一面大大的职教人员表,里面写有职教人员的姓名和学历等各种信息,甚至煞有其事地放上了学士证书。那么这些就一定是真的吗?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毕竟对于大多家长而言,只是粗略地看一看,并不会真的较真去搜查职教人员的证书是真是假,当家长们通过这种视觉陷阱和不对等信息带来的错误判断时,就很容易中了培训机构的圈套。

  除了通过证书来确定教师资质外,还有一种通过对话的方式也可以确定,不过这种方式仅仅对刚入职的新老师有效。对于一些刚进培训机构的老师,不管对方介绍师资几年的,通通可以认定为新老师,家长可以通过询问这些新老师对方的具体信息,通过新老师的反应来了解对方所言是否属实。当家长询问新老师一些信息的时候,如果对方资历造假,肯定就会出现紧张等生理反应,这时候在新老师旁边的一些资质较老的人员会帮忙回答,避免露馅,如果家长询问新老师,新老师难以回答而身边在培训机构待时间较长的人回答时,那么就可以断定新老师的师资信息是有猫腻的。

  因此说,家长不能通过培训机构提供的信息去了解他们,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展示自己的弱项,凡是能夸的肯定会大夸一边,家长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通过自行了解再做出抉择,才能给孩子选到合适的培训机构,从而才能避免入坑。

  培训机构发的视频是怎么来的?

  无论是微商还是培训机构,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在微信或者其他渠道发布各种视频,在培训机构的视频中,我们能看到敬业的老师、活跃的课堂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们,那么这些视频就一定是真的吗?

  视频肯定是真的,但是拍这些视频的方式和平时别人拍自拍照的方式也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拍很多视频,然后在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视频中,挑选几分钟效果最佳的片段发出去,这样就很容易给家长们造成认知错觉,觉得这家培训机构的老师非常敬业等等。

  对于老师敬业不敬业是很难说清的,但是仅仅通过视频片段来认定培训机构不错,这种方式还是显得有些证据不足,这就如同我们在发朋友圈选择照片的时候一样,谁能知道发出了去九张照片,实际上是从拍了上百张的照片中才挑选出这么几张呢?因此说,从短视频看看培训机构的教学环境还可以,如果真的想要从短视频中了解培训机构的教学水平,那就真的难以得到真实信息了。

  培训机构最重视什么?

  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去,自然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着想,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绩,那么既然培训机构里面存在教师资历造假的行为,那么必然没有多大能力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既然提升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培训机构又重视的是什么呢?

  培训机构最重视的,就是为了续报率了。

  所谓的续报率,就是指让第一次报名这家培训机构的家长,在下一次依旧选择这家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机构收入,避免生源流失。在培训机构里,有专门的销售岗,负责销售岗的人被称为“咨询师”,有些培训机构将其称之为“外唿室”。咨询师负责的工作实际上与大多销售人员别无二致,就是往外推课程,咨询师推出的课程越多,得到的提成也就越高,甚至有不少人月入三四万的。

  家长们平时接到的一些培训机构的电话,大多数是咨询师打来的,他们对教育孩子实际上没有任何经验,如何与家长攀谈完全靠相应话术,这就与房地产中介一样了,哪怕他们不了解房子情况,也绝对能说得头头是道,然而说的是否属实就不一定了。咨询师同样如此,他们为了抓住生源,往往会说得天花乱坠,大部分都会存在夸大等嫌疑。所以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不要通过咨询师去了解,也不要通过打电话了解(接线员一般也是咨询师,除非家长知道教师的电话),一定要亲自去体会和观察,这样才会有相对精准的信息。

  我们常说,教师就应该“以人为本”,然而对于大多数培训机构而言,赚钱要比育人更加重要,与其说他们是教育机构,不如说他们是商业机构,因此家长们不能因为他们穿上了“文化”的外衣,解决的教育机构不会骗人,培训机构里面,最多的还是陷阱!


标签:教育培训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