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 正文内容

当古诗词遇到新科普 上海浦东首届诗词科普大会开幕

阅读:1169 次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0-23 13:24:58
基本介绍:
来源:光明日报

  浦东首届(2017)诗词科普大会10月21日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云南等地83所知名中学组队参加大会,将在为期一个月的会程里相互切磋,共同体悟中国古诗词之美,总决赛将于11月18日在沪举行。
  给传统文化增加新的活力
  浦东首届(2017)诗词科普大会,是以初中学生为主体的诗词科普公益活动,在浦东科协和教育、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上海江东书院、多家权威媒体,以及沪江、信安盟、玛戈隆特、CCtalk等企业共同组织了此次大会。作为一大亮点的线上版诗词科普大会亦同期开幕。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担任评委会主席,他同时也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学术总负责人。
  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韩可胜表示,作为全新的文化品牌,诗词科普大会将充分积累经验,计划每年举行,希望给传统文化增加新的活力。
  上海江东书院诗词事业部裘江现身说法:“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精华部分,而诗词则是古典文化的明珠。在学习效率最高的中学阶段,广泛汲取优秀传统诗词,将对培养文化底蕴带来有力帮助。”作为央视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擂主,目前,裘江正在积极备战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江苏常州北环中学的领队老师吕丽说,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提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之全人教育,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浦东首届诗词科普大会,首推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科普类活动,对于培养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并举的新时代青少年,正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让诗词科普更好地植根校园
  根据赛制,本次诗词科普大会的初赛,以限时笔试的形式进行,每队3位选手均需参赛,以笔试总分纳入考评,总分排在前4位的队伍直升总决赛,前60位的队伍晋级复赛;11月中旬的复赛上,将历经“滚瓜烂熟题”“倒背如流题”“科学普及题”的考验,诞生出总决赛队伍。
  在11月18日最为精彩激烈的总决赛,脱颖而出的10支巅峰队伍将上演最大亮点――“申城飞花令”,选手届时需根据“春”“花”“江”“水”“人”等主题词,以接龙形式背出含有主题词的诗句,现场将不断淘汰和更新主题词,坚持到最后的参赛队就是状元。
  浦东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顾兵介绍说,“诗词科普大会首次把科学知识与诗词之美,创新地熔于一炉,是科普的一个新渠道――诗歌是人对世界的感受,科学是人对世界的思考,阅读诗歌是学习科学的载体,在人与世界的接触中,感受与思考是分不开的。”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金卫东校长表示,为了能让诗词科普更好植根校园,本次大会将开幕式、初赛、复赛、总决赛的会程,设在地处陆家嘴的浦东基础教育窗口学校进才北校举行,“其间适逢进才北校20周年校庆,校园里的欢乐、校园里的气息、校园里的诗歌、校园里的科普,让各地前来参赛的同学们顿时有了一种亲切感,使诗歌真正融入这些年轻人的内心,一路滋养他们的人生旅程。”
  创新互动让赛诗更有趣
  独具创新的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浦东首届诗词科普大会的鲜明特色。沪江旗下实时互动教育平台CCtalk,作为浦东首届诗词科普大会的官方线上合作伙伴,将全程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和比赛平台,汇聚83所学校近十万中学生,进而影响国内更多古诗词爱好者,共同踏上这场“探寻诗词背后科普”的旅程。
  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表示:“诗词之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特别需要发扬和传播。CCtalk参与诗词大会,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诗词科普大会线上线下互动,并且全程直播,有助于让更多人参与和领略诗词大赛的魅力。”
  据悉,线上比赛平台将贯穿本次诗词科普大会的全过程,参赛者在平台注册后,每天都有一次机会参加线上诗词比赛,系统将根据线上参赛成绩实时排出“状元榜”(个人);此外,系统还将按照单个学校所有参赛者答题分数总和,决出“书院榜”(集体),并在线下的诗词科普大会总决赛中,公布“最具人气学校奖”。
  作为技术保障方,CCtalk北京技术负责人赵志猛表示,“基于我们平台的线上诗词科普大会,依托在线题库平台的自动组卷功能,将线下无法实现的‘万人连续多日不重复题目’进行比赛的盛况变成了可能,并可通过自动批改技术避免人为误判,充分保障线上赛事公平性。我们与各方一道,为中小学生及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共享在线诗词学习的平台,借助趣味性的内容,在诗词竞技中让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记者 颜维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