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 正文内容

肖复兴:少年时的阅读情怀对人的影响是致命的

阅读:1556 次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2-09 13:34:04
基本介绍:

来源:北京青年报

  看到孩子们越来越习惯于在手机上阅读或者沉迷于玩游戏中,作家肖复兴内心不平静了:“为什么大家对阅读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小呢?在我小时候,阅读可是最快乐的事情了。阅读能力可以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可以丰富人的心灵与精神,并能够挖掘出人生的种种潜能。”
  在这样的念头之下,肖复兴写了一本“关于读书的小书”,其新作《读书知味》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在这本书中,肖复兴结合自己六十多年的读书阅历与教育经验,为青少年量身打造阅读指导用书,引领大家走进中外名家名作,聆听作品中作家的创作心语,寻找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
  12月6日,肖复兴在微信群中接受了媒体采访,循循善诱地讲述了自己与阅读的故事,讲述了他的阅读观。在肖复兴看来,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阅读史,那么,一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阅读,便是浸染在他们成长史上至关重要的底色。
  如果我四年级时没看到《少年文艺》,可能人生会走向另一条道路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可是在肖复兴看来,读书才更要趁早。读书的童子功,从小练就,一辈子受益无穷,“如果我四年级时没有看到《少年文艺》,可能人生走向的就是另一条道路了。”
  肖复兴说,从自己识字起,看的第一本书是父亲给他买的上海出版的《小朋友》,而他自己买的第一本书,则是小学四年级时花一角七分钱买的《少年文艺》:“买到的那本《少年文艺》上,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是《马戏团来到了镇上》,那篇小说令我印象深刻:小镇上第一次来了一个马戏团,两个来自农村的穷孩子从来没看过马戏,非常想看,却没有钱,他们赶到镇上,帮着马戏团搬运东西,才换来一张入场券。可晚上坐在看台上,当马戏演出的时候,他们却累得睡着了。”
  这是肖复兴读的第一篇外国小说,“同在《少年文艺》上看到的中国小说似乎大有不同,它没写复杂的事情,而是集中在一件小事上:两个孩子渴望看马戏却最终没有看成。这样的结局,让我讶异,它在我心中引起了莫名的惆怅,那种夹杂在美好与痛楚之间的忧郁的感觉,随着两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的睡着而弥漫开来。马尔兹可以说是我文学入门的第一位老师。少年时的阅读情怀,总是带着你难忘的心情和想象的,它对你的影响是一生的,是致命的。”
  也因此,虽然人的一生都在阅读,但是肖复兴认为童年、少年和青春季节,是人生之中最为美好的阅读状态:“远遁尘世,涉世未深,心思单纯,六根清净,阅读便也就容易融化在血液里,镌刻在生命中,受用无穷。在这样的阅读之中,文学书籍滋润心灵、启迪审美的功用,是无可取代的。成年后再来阅读,和少年时期的阅读已经是两码事,所有的感觉和吸收都是不一样的。青春季节的阅读和青春一样,都是不可逆的,无法弥补。”
  兴趣最重要,读书是好玩有乐趣的事情
  肖复兴认为一个人的读书,应该萌芽于童年和少年,因为它会帮助你打下人生结实的底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一生。有书陪伴着的成长,是最快乐最有营养最生动的成长。
  可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现在的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孩子和家长都会抱怨,现在的作业那么多,每天写作业都疲于应付,哪里还有时间再去阅读?
  对此,肖复兴认为,说没有时间只是借口,“就像人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总会有的,而且,既然时间那么紧,为什么孩子们还是会看手机,玩游戏?”所以,不阅读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兴趣,肖复兴说:“我也曾经是学生,还当过老师,也是父亲,自认对孩子并不陌生,我认为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的阅读,一方面课本阅读狭窄,选择的课文有限,另一方面,选择的都是以考试为中心,这使得孩子阅读面狭窄,学到的阅读方法也是为了考试,不是从阅读本身出发。”
  所以在肖复兴看来,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喜爱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作文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阅读和孩子成长密切相关。养成阅读习惯和方法,一辈子都受益无穷,“我小时候爱阅读,各门成绩都很好,而不只是语文”。肖复兴说原本自己的书名想叫《读书的乐趣》,就是因为他想强调乐趣二字,没有兴趣一切都谈不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他希望以自己绵薄之力写成的这本书,可以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读书是好玩的有乐趣的事情,跟他们玩游戏一样。”
  也因此,肖复兴写这本书时,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到深入浅出,让孩子看了后对阅读兴趣,可是如何让孩子从这些文本中产生阅读兴趣?肖复兴制定了两个方略,第一,找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的课文,第二,找没学过,但他们会感兴趣的篇章,“语文课本里学习的篇章,孩子们比较熟悉,我想告诉他们我是怎么读的,如果跟老师讲得不一样,他们就会觉得新鲜有兴趣,至于没读过的,我挑选的是中外作家创作的适合小孩看的作品,孩子们虽然会有陌生感,但文章的精彩会抵消这种陌生。”
  阅读培养情商这时候不阅读“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肖复兴建议家长、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读书知味》,在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帮助孩子:“家长和老师如果撒手不管,而是推给孩子们自己去培养阅读习惯,这是不对的,孩子开始阅读时就像学习走路,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轻快、更顺利。”
  包括之前说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肖复兴也认为家长此时应该帮助孩子挤时间,“一定要重视孩子阅读,小时候的阅读会奠定一生阅读基础和阅读方向,对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这个时候是其他年龄段不可替代的,如果这时候不阅读,就是‘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肖复兴认为,有的孩子写作业时间长其实与精力不集中有关,“为什么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会很快完成,有的孩子却要拖很久,其实还是专注的原因,所以要从小养成孩子集中的习惯,会利用单位时间,阅读就是培养孩子精神集中。”
  此外,在肖复兴看来,阅读是培养情商的最佳途径:“在我看来,以考试为轴心的智商的训练和培养,固然不能丢,但情商在孩子的成长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读书,特别是阅读文学方面的书,恰恰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佳路径。”
  此外,肖复兴提醒的是,好书不一定是孩子喜欢读的书,孩子喜欢读的书不一定是好书,如何在这两点中找到契合点,是考验家长和老师智慧的时候。
  读书是老师、家长与孩子的合奏
  肖复兴说也曾给自己的孩子推荐过书籍,但是有的书孩子并不感兴趣,连看都不看,“家长也要允许孩子说不,不合适,我们再一起挑选,就像人们说的,‘总有双合适的鞋他愿意穿’,也总会找到孩子喜欢看的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个细致的工作,交流的过程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
  在肖复兴看来,选择书的权利既不全在家长和老师,也不能完全交给孩子:“有人说,要把选择书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孩子,才是对孩子读书的尊重,是对读书民主化的实行。我是不大赞成这样的主张和说法的。选择书,应该由家长、老师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就是说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来选书。当然,家长和老师所选的书,也不见得完全适合孩子读,需要孩子从中再来挑选。所谓适合孩子读,不仅只是好玩,而是要读那些有思想性的书。选书,是读书的前奏。前奏的好坏,影响着读书的进行。这个前奏,不是家长或老师的独奏,而应该是由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合奏。只有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的书,才会启迪并激发孩子们的思想随之一起成长,只有我们孩子们的思想在阅读中得到成长,才会逐渐读懂读深书的本身。这是船的一双桨,可以彼此促进,相辅相成。”
  肖复兴强调“读书需要思想”,他说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指读书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想,也是指所选择的书自身应该也要具备思想性,而不是选那些只是好玩或感官有刺激性的书。
  不一定非要读经典
  肖复兴不认为一定非要给孩子看经典作品,或者不允许孩子看流行作品,“比如网络小说,完全不让孩子读也不现实,可是这些网络作品又确实鱼龙混杂,在这方面家长和孩子都要有分辨的能力。”
  可是经典作品也不一定非要强迫孩子看那些与时代已经隔阂很深的,“我不赞成读经典作品要越老越好,有些经典离孩子太远了,读与时代靠近的,能引起共鸣的更好。比如让初中生非要读莎士比亚,读四大名著就有点拔苗助长了,我建议他们还是读些短小精悍的散文,由浅入深。”
  其实,不同文体阅读有不同收获,刚认字或还没认字的阶段,肖复兴建议最好看童话,小学和初中读散文,高中以后看小说和诗,“不同文体对孩子不同阶段有所偏重,不过这也是个相互交融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的,但是有意识培养孩子分阶段练习阅读,是有必要的,四五年级的学生,你给他看长篇小说,他未必能消化,短小精悍散文更容易接受,化为自己的营养。”
  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肖复兴也不建议孩子们读书的最初阶段就追求“万卷书”:“这个阶段泛读的效果并不好,读万卷书那是一辈子的阅读,开始还是一本一本慢慢读,品出味道不要着急。”
  尽管如今碎片化阅读已成趋势,但是肖复兴还是建议孩子们多读纸质书,“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有时间的沉淀,更有价值,不能以拇指化的阅读来取代纸制化的阅读,纸质性的传统阅读是不可替代的,纸质书有助于仔细阅读品味滋味。进行纸质阅读时,可以让我们在白纸黑字之间读到很多背后的东西,让我们的阅读情感化,而这种情感也包括美感、敏感等等。这种奇妙的感受,恰恰是拇指化的碎片阅读很难替代的。”
  现在读不懂的书不代表没有意义
  目前的读书奖项林林总总,似乎获奖与否成为是否值得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肖复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评奖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做的事情,而每个孩子都是个体,这本书适合别人家的孩子阅读,适合不适合自己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推荐书不考虑是否得奖,时髦与否,还是考虑适不适合,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尤其要考虑自己的孩子。”
  虽然肖复兴认为孩子们应该读些与时代相近的作品,但他强调这并非是指让孩子只阅读与自己生活近的作品,例如仅仅描写学校、家庭的书。
  肖复兴说自己高中读契诃夫戏剧,读《三姐妹》、《樱桃园》,当时并没看懂,但这些作品让他产生一种朦胧的似懂非懂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很重要,对于孩子阅读来说,懂与不懂是相对,不必1+1非要=2,比如你去够果子,因为太高了没够着,难道就没意义了吗?读书不是这么简单,也可能没有够到比够到了意义更大,没得到会让你内心更充满想象更渴望。有时虽然没看懂,但这种朦胧的印象和感动,却让人感觉生活在前进,有很多未知事件值得努力探索,这种探索精神,对未来生活的渴望,是多么珍贵。”(张嘉)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