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评
  • 正文内容

《现代的异化》 为何日本陆军身上充满悖论?

阅读:1981 次 作者:田岛川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日期:2020-01-02 15:35:30
基本介绍:

  《现代的异化:日本陆军史:1878-1945》一书是近代陆军通史的名著,笔者多年前曾拜读日文版,借着写书评的机会近期又阅读了本书的中文版,在此简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希望对读者阅读本书多少有所助益。

  首先,笔者希望谈一谈书名的问题。本书原名《逆説の軍隊》,如果直译的话,可能“悖论的军队”相对比较合适,在国内出版时,书名改为“现代的异化——日本陆军史1878-1945”。对此,笔者以为其中有许多不解之处。

  首先,日本史上的“现代”一般指近代之后,也就是战后1955年体制成立后的历史阶段;再者,本书谈及的时段涵盖了明治维新初期到1945年日本战败的整个近代,中文版为何在书名中添加了“1878-1945”这个限定时间的副标题,令人不解。明治十一年(1878)陆军确实爆发了竹桥兵变,这一年不可谓不重要,然而1872年陆军省便已经成立,1874年征兵制正式颁布,至1878年,日本陆军已经经历过1874年的台湾出兵和1877年的西南战争两场内外战争,这些内容本书中也有着详细的介绍。为何改变原书的题目?笔者认为译者或者出版社方面有必要也有义务在书的前言中给出一个说明。

  回到本书内容,笔者在文章开头便称这是一本关于近代陆军的通史“名著”。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因为这本书写作于1998年,而本书的核心话题——日本陆军相关的研究一直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题目,二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层出不穷。虽然书中细微之处有些观点如今看来有待商榷,但整体框架和中心观点经历了二十年时间的考验并没有因为新的研究成果而被推翻实属不易。

  此外,本书的行文逻辑也格外清晰。在序章中,作者在讲述1945年战败之时陆军的具体情况后,引出了“本是防止军人干政的统帅权独立原则,后来却成了军人干政的工具”,“需要贯彻近代化和合理化的军队,反而成了重视精神力量,不合理的组织”等“悖论”,在这个问题意识下,作者在正文探讨了近代日本陆军诞生、完善、发展到毁灭的过程。而且,作者在整个行文过程中一直有意识地去回答序章中提出的“为何陆军身上充满了悖论”这个问题。其思维的痕迹跃然于纸上,对读者流畅地阅读理解可以说非常有帮助。

  如果非要说本书对国内读者来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本书也许并不太适合在没有太多日本近代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单独阅读——而且,中译本也没有“译者序”对本书作简介,许多读者可能并不太清楚它在日本的定位。在这里,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文原版的大致情况。

  日本中央公论社1998年出版了一套十六卷本的近代史通史读物“日本的近代”。本套通史读物的作者大多都是近代史和政治学界的权威人物,其中不乏伊藤隆、北冈伸一、御厨贵等大家泰斗。而本书,正是这套通史中专门介绍近代军事、军队制度的第九卷。前八卷的题目分别是《开国·维新》《明治国家的建设》《明治国家的完成》《国际化中的帝国日本》《从政党到军部》《战争·占领·讲和》《经济成长的果实》《大国日本的动摇》,从这些书名中不难看出,前八卷其实是按时间顺序讲述从幕末开国维新,到战后石油危机,日美贸易摩擦为止的日本近现代的通史。其中一至六卷在时间范围上与本书完全相同,内容也多有重合之处。而从第九卷开始,在时间顺序的通史介绍之外,这套书开始选择若干重要专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述,除本书之外,还有专门介绍都市史、技术史、官僚制度、新闻媒体的专卷。可以说,这套书的编著者们,是设定读者在阅读完一至八卷的基础上,已经对通史知识有了一定掌握之后,再选择专题深入挖掘了解。而这本书在国内出版时,脱离了其通史系列读物的架构,如果没有前八卷内容和知识的铺垫,直接阅读本书的话,确实可能在某些观点的逻辑关系上会感到多少有些跳跃。

  比如在本书的第三章中,作者着眼于大正时代,政党与军、藩阀三者对抗和合作的关系,来叙述陆军在思想和制度上逐渐脱离藩阀控制的过程。在明治末大正初,政党、陆军、海军、藩阀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角政治的平衡结构。作者在书中主要以陆军为讨论的核心对象,因此着重于介绍陆军主动“脱藩阀”的过程。其实如果放眼自明治末期桂园时代到大正中期的政治格局形成过程,维新元老的政治力的衰退,藩阀的自然解体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特征,如果仅关注与陆军这一个点则未免难以掌握当时政治史的整体特征。作者只谈陆军的“主动”,并非因为陆军的“主动”是推进政治格局形成的关键,而是因为本书之前已有八卷的通史作为铺垫,相关的藩阀政治、政党政治、政军关系的内容早已在前几卷中有着更加详细和深刻的探讨。因此作者在本书中不再赘述相关内容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读者在没有大致掌握日本近代通史的基础上便阅读本书时,望切记不可因为本书的叙述视角过度集中于陆军,而放大个别时期内陆军对政治格局形成的影响作用。

  其次,本书虽起名为“悖论的军队”,但几乎完全无视了海军的存在,仅在个别时候会作为对比对象略微提及。当然,这和二十多年前的近代史研究课题的热门程度以及史料状况不无关系。二十年前,军政、军制度史的研究领域内,相对海军而言,陆军是绝对压倒性的热门。也是因此,在当初编著这套通史书籍时,编者们会专列一卷来讲述陆军。相信作者在写作本书之时,也是本着在前八卷通史的基础上书写“陆军制度史”的这样一个心态,有意尽量回避提及海军相关内容。然而对读者而言,完全无视海军,在各个时代的叙述中,便不免总会产生一些避重就轻,抓不到核心问题的违和感。诸如明治十五年(1882)壬午军乱之后开始的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备扩张,便是以海军为绝对核心的。进入大正年代,海军对总体战的研究也一直不亚于陆军,华盛顿会议时,加藤友三郎海军大将的“国防不是军人的专有物”这句名言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一次大战后开始军缩潮流之中,相对陆军的山梨宇垣军缩,华盛顿、日内瓦、伦敦的三次海军军缩会议在研究史上受重视的程度都远远高于陆军。特别是1930年的伦敦海军军缩会议,是引发昭和时期“统帅权干犯”“君侧之奸”等军队或在野党批判政府的时代潮流的源头。以伊藤隆《昭和初期政治史研究》为首的一大批论文著作,在讨论昭和期军队干政之时,都会以伦敦海军军缩问题为核心。而最直接埋葬了战前日本政党政治的“五一五事件”,也是以海军将校为核心进行的。

  本书因为完全排斥了海军相关的内容,在以大正时代为中心的第三章结束之后,第四章开头就直接开始讲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事情。昭和初期的几年,也正是海军对昭和初期政治影响最为深刻的几年被完全略过,对笔者而言阅读时还是感到了非常大的跳跃感。虽然笔者也心知作者是出于本卷的写作目的有意识地排斥了海军相关的内容,但是希望读者切记这是出于本卷在十六卷通史中的性质本身的原因,不要因为本书而完全忽视海军在历史中的作用。

  此外,刚刚笔者还提及了二十年前的史料状况的问题。或许已经读完本书的读者或许会觉得,宇垣一成这个人物在本书中的存在感特别强。依照作者叙述,在大正时代,意识到军队贴近社会的重要性的正是宇垣一成,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理解到总体战的重要性的也是他。似乎宇垣是一个特别有智慧和先见之明的陆军领袖。讨论近代陆军,特别是大正以后的陆军发展,宇垣一成自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然而,他之所以在本书中如此频繁地登场,不得不说是和二十多年前的史料状况有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宇垣一成的日记被出版,其收藏的书信文件等史料也开始在日本国会图书馆宪政资料室公开,成了当时研究近代陆军史最为重要的一手史料,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止,利用宇垣的相关史料对陆军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可能这正是秉持着实证主义不放手的日本史学界在叙述问题时的一个习惯,相关史料资料越丰富的人自然会成为实证研究的“集火”对象,随着对这个人物研究和了解的深入,该人物在历史研究的论文著作乃至面向大众的一般历史读物中登场的次数也会大幅度增加,这样便会多少无形中夸大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实际作用。随着二十多年来许多新的史料被发掘,实证研究也在一步步进展,宇垣如今的存在感可以说已经不如二十年前那样火热,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较为客观地看待作者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介绍。

  最后,或许是二十年前陆军史研究的关心重点和今天有所区别,笔者觉得个别军政史上的重要问题书中似乎罕有提及。比如明治以来统帅权独立的原则和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的演变过程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话题。作者多次强调,很长一段时间内,军队一直有意识地去防止政党内阁干涉军务,却没有向一般读者介绍“军政优位”这个概念的存在(当然,作者作为军事史权威,不可能对这个问题没有了解)。由于统帅权独立原则的存在,军政和军令(统帅)系统在制度上被严格分离,但陆海军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着“军政优位”,即虽然统帅相关的职权由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两统帅机关掌握,但陆海军大臣(军政长官)对军务有着绝对优势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即使是统帅事务,由陆海军大臣而非统帅机关主导的例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并不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即便有了统帅权独立的原则,军部还非常担心非现役军人出任陆海军大臣。而这种陆海军的军政优位是在昭和时期,随着军部对统帅权概念的扩大解释才彻底崩溃的。

  想要了解统帅权独立和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问题,笔者认为还是有一定必要了解军政优位的确立和崩溃的。这方面比较新的研究,有日语阅读能力的读者可以参考2013年由小林道彦和黑泽文贵两位老师编著的《日本政治史のなかの陸海軍——軍政優位の形成と崩壊》。如果国内的读者想要阅读和本书相关的中文书籍,还可以阅读2012年在国内翻译出版的纐纈厚老师的《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的研究》,香港地区也翻译出版了岩波新书的近代史系列,其中加藤阳子的《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和吉田裕的《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翻译有诸多不如意之处,不过鉴于中文引进的这方面著作相对有限,还是可以阅读参考的。此外,听闻最近黑泽文贵老师的《大战间期的日本陆军》一书即将在国内翻译出版,本书的译者是笔者的朋友,应当说翻译水平是非常靠谱的。只是本书是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著作,是黑泽老师的博士论文,阅读起来可能会不像这些大众向读物那样容易理解。如果对日本陆军史感兴趣且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非常推荐来阅读本书。

  在本篇书评的结尾,笔者还是最后希望谈一谈本书的翻译问题。本书的翻译整体上来说虽然行文还算流畅,词句上能够让读者有很顺畅的阅读体验。作者本不想在书评中类似挑刺一般列举翻译错误,但是关于历史学词汇的翻译问题上,作者的错误实在不少,甚至笔者有时必须拿着日文版对照阅读才能明白这段到底在说什么。笔者尽量在此只举出一部分确实会妨碍读者阅读理解的翻译问题的例子。

  正如前文所说,笔者首先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改掉原书的书名。不止书名,本文第三章的标题原为“烂熟”,此词意思和中文“烂熟”或“成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不知为何译者将第三章的标题翻译成了“鼎盛”,这明显改变了原文章节标题的含义。读过本章的读者会知道,本章是讲述以大正时代为核心,陆军受到来自政党政治、民主主义的挑战,社会地位不断降低,陆军军人不断为大众所轻蔑的一个时代。要在本章中读出“鼎盛”的含义似乎非常难,与其说本章所讲述的时代是陆军的鼎盛,还不如说是陆军政治上的死敌——政党政治的鼎盛比较符合事实。

  其次,译者将一些日本史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翻译,诸如“法定标准收获量”(17页)便是对“石高”这个词的翻译。这种翻译方针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地方作者对历史名词的解释明显是有问题的。比如シビリアンコントロール(civilian control)是一个军政关系层面非常常见的词汇,日语汉字经常写作“文民统制”,国内翻译也基本会沿用这个汉字表述或者改为“文官统治”,意为由文官而非军人掌握军权。然而译者不知为何将其翻译为“客体文官控制”或是“客体控制”(141页)这个让人一头雾水的词。此外,可能因为本书是由两名译者合作翻译的,在历史词汇的翻译处理上书中明显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大藏大臣”便有时被翻译成“财政大臣”(118页)有时又原样不译(204页)。而“弩级战舰”这个日文专有名词(国内除了海军迷可能大部分一般读者根本不理解弩级是什么吧),作者甚至也没有将其翻译成中文所说的“无畏级战舰”。

  除了这种翻译标准的问题之外,书中翻译的硬伤也是随处可见。美国人在海军兵学寮教学,因此导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成为休息日这段内容(62页),不知道译者为何会神奇地将原文的“英国人”其翻译成了“美国人”,美国人主张在英国女王生日休假岂不是很奇怪?更为离奇的是,原文“石原,板垣在关东军任职”(211页)只提及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的姓而未提名,译者本可照搬原文,只写两人姓便可。然而译者似乎执意要补完全名,却大约因为书中宇垣一成存在感太强,将板垣补成了“板垣一成”。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误译,即“支那事变”这个词的翻译。“支那事变”其实就是日中开战许久,因为两国未正式宣战,日方当年用以描述两国交战状态的代名词,对应的中文名词应为中日战争或抗日战争。然而,可能因为有“事变”两字存在,译者就将其翻译成了“七七事变”。这无疑是误译,如此翻译的话,读者读到“七七事变对日本来说是日俄战争以来第一次正式的战争”,“因苏联可能介入七七事变,1938年在七七事变问题上,陆军期待德国去牵制苏联”(231-232页)等等语句,大约就会觉得非常奇怪了。此外,谈及明治天皇和大正天皇的区别(162页前后)时,译者将明治天皇的“カリスマ性”(charisma)翻译成了“神秘性”也是莫名其妙,这个词本是指个人魅力或是领袖气质,原文本意明治天皇是一位有个人领袖魅力的君主和“神秘性”可以说完全无关。还有关于青年军官运动(200-220页前后),原文中“省部エリート将校·幕僚”(エリート这个词是精英之意,指在陆军省参谋本部等陆军中枢就职的精英军官)这个词出现了多次,而译者多次将其译成“青年军官”“少壮军官”。这些陆军中枢的精英,本是当时下层青年军官运动的反对者,而译者却将其翻译成“青年军官”可谓莫名其妙。也因为这种误译,出现了“在军部青年军官(此处应是精英军官)看来,青年军官运动是被禁止的政治介入……因此他们认为必须否定青年军官运动”(203-204页)这般逻辑关系奇怪的语句。

  而笔者阅读时最感诧异的地方,就是译者在原文之中恣意添加错误的内容或是注释。关于“四民平等”的译者注释(25页)中竟说四民是指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那么明治维新竟然承认和皇族和平民的平等吗?这让笔者大跌眼镜。除了这种明显的错误,恣意修改原文作者严谨的文字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原文言及陆军士官学校搬迁到“座间”“朝霞”等地(257页),作者的这两个地名的表述原本非常严谨,不知为何译者要在译文里将其翻译成“座间市”“朝霞市”——须知这两个地方施行市制是战后六七十年代的事情。由于类似的问题在书中并不少见,作者只举个别例子,不一一赘述。最近越来越多的和笔者差不多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接手日本史书籍的翻译,在此还希望各位译者能够严格按照原文翻译,如果对专业知识没有太大自信,尽量不要添加个人的解释和修正,如果感到需要添加译注,也最好以《国事大辞典》等日本史权威书籍为准。


标签:书评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