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评
  • 正文内容

《茨威格评传》书评

阅读:2428 次 作者: 来源: 童永江说历史 发布日期:2020-01-21 11:08:30
基本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着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着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2013年6月第10次印刷中选入了课文(第十三课)《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选入(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来自360百科

  带上地图再旅行大部分茨威格爱好者或许和我一样,在对茨威格作品“发烧”的同时,也带着些许盲目。那情形,正仿佛进入一座美不胜收的城池时,兴奋得到处乱走,为零星的不经意的发现激动不已。可若让你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此时,深恨手边若有一张地图就好了。

  《茨威格评传》就是这样一张茨威格地图,令你迅速地浏览掌握他一生的概貌;也是一支探索茨威格生命幽径的火烛,带你经历茨威格所在的那个大师辈出、战火频仍的年代;更是一本茨威格所有作品的索引——从他动人心弦的虚构小说,到充满激情的历史特写、人物传记,到曾获得过高度评价却鲜为我们所知的诗歌与戏剧,精华琳琅,如数家珍。带着这地图去旅行,还唤起了一种想要重读原着和搜罗未读之作的冲动——原来茨威格还有那么多未被我们充分认识的妙与好,像旷野上那埋藏了多年的富矿,隐藏在被人为遗忘的历史中等待着重新发掘。

  在爱了茨威格多年以后,带上这张地图,再次进入那座城,重温故识,发现新知,感性的印象与理性的判断相互交叠,不禁感慨万分。

  给茨威格作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茨威格本人便以擅长写人而闻名。作为一个出色的传记作家,他的《三大师》、《与妖魔搏斗》、《描述自我的三诗人》、《罗曼·罗兰》,不仅是精彩的文学家传记,也是非常优秀的文学评论。他分析作家作品时,往往注目于作家性格、精神世界的变化;凭借敏锐的艺术感觉,做出极其准确、令人叫绝的判断。文学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荷尔德林、斯汤达等,历史政治人物约瑟夫·富谢、法兰西皇后、英格兰女王、麦哲伦等均逃不出他锐利的目光、透彻的分析,以及颇具说服力的评价。为这样一个作传高手作传,难免要和传主本身的水平相颉颃,这是一个必然的压力。

  罗曼·罗兰称茨威格是“灵魂的猎者”。作为一个擅长描写人物心理的作家,熟谙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又惯熟深入人物内心的茨威格,却本能地不愿意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只是躲在作品的背后,让作品说话。他看上去多了解女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他也很了解孩子——《掩盖不住的秘密》、《夜色朦胧》;当然,他也非常了解男人——《马来狂人》、《感情的混乱》..但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他在,正如他的妻子弗雷德里克对他所说:“你的作品只是你自我的三分之一。

  而在个人生活之中,茨威格又始终保持低调,不愿暴露自己。最了解他的弗雷德里克说:“即便是少数人,你也不让他们接近你,你把自己包得很严。”一生为人作传无数的茨威格,在自己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中却只埋首于描写和怀念那个一去不返的光辉岁月,而对他自己避而不谈,轻描淡写。他的朋友赫尔曼·刻斯滕说:“这位弗洛伊德的景仰者、学生和病人过于贞洁,未能写出一本真正的自传来,他过于羞怯,害怕赤身裸体。”或许因为太了解评说别人,茨威格千方百计想摆脱被人评说的命运。

  然而,躲在历史面纱之后的茨威格却无法阻止人们好奇的目光,毕竟,他的作品命运跌宕,充满了传奇。茨威格是20世纪初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但由于纳粹的禁令,其作品从1930年代起便在德国势力范围内销声匿迹,整整一代人不知道茨威格是何许人。然而,这丝毫不影响茨威格作品被翻译成各国语言持续保持畅销记录。和毛姆、欧·亨利一样,茨威格也遭遇到文学史的悖谬:一方面,受到各国各代读者热情的欢迎和肯定;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将其划为通俗作家,施以不公正的评价。然而,时间是衡量一切不朽艺术的绳墨。茨威格的作品不因纳粹禁令、不因年代生活久远而被人遗忘,至今仍保持着恒久的艺术魅力,这本身就是艺术的奇迹,也是其应有艺术地位的证明。其次,60岁的茨威格所选择的自杀结局,也成为令人费解的千古迷思。

  1942年,作为一个早已逃离纳粹魔掌的犹太人,在远离战火、安宁幽静、衣食无忧、身受礼遇的人间天堂巴西家中,茨威格和比他小26岁的第二任妻子绿蒂双双服毒自杀。他的自杀比起同时代因受纳粹迫害而自杀的其他德国作家恩斯特·托勒、因苦于逃离纳粹而不得的命运不济的瓦尔特·本雅明来,显得更为耐人寻味。

  解释茨威格的生命轨迹与欣赏茨威格的作品艺术,便成为茨威格迷们最心仪的使命。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出自学者之手的传记没有沾染世俗的偷窥与猎奇的爱好,从作者的书信往来,好友、亲人的回忆录中为我们还原出真实的茨威格,可说是一部本着学术的精诚态度的“信史”。

  作者张玉书是着名德语专家,也是茨威格着作的翻译家、研究家,在介绍茨威格作品时,忠实地保留了茨威格作品的原汁原味。浸淫于原着的精华之中,贪婪地唿吸茨威格所有的味道与余韵,听一位了解他生命与创作、欣赏和理解他作品的人指点江山,于是,阅读这部400多页的学术着作便成了一次不知疲倦的、令人愉快的旅行。


标签:书评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