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文化教育
  • 正文内容

传统文化进校园亟待提质增效

阅读:3947 次 作者:罗树庚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8-04-20 21:08:02
基本介绍: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样“圈粉”》,又一次阐述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得到广泛关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全国各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探索了许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传统文化进校园如何走出碎片化、不系统,重活动、轻内涵,重知识、轻力行,迈入更高层次?

  要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课程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材,有系统、螺旋上升地对学生持续进行教育。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文化常识、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等的精华部分,编制成教材,或者融合、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让碎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系统化、课程化。据悉,教育部审定的语文教科书,小学六年,古诗词数量将从原先的54首增加至129首,占全部课文总数的近30%。仅此一项,我们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不久前,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小诗《苔》,经由乡村老师梁俊和一群山里孩子的演唱,一下子传遍神州大地。一首沉睡了300多年的小诗一下子被唤醒,被全国人民所熟知。这其中,最应该感谢的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这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不断刷新收视率,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提质增效,就应该多学习这些好的做法,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传统文化进校园提质增效,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如要抓紧抢救古诗词的吟诵法,不要让古老的吟诵、吟唱失传;要抓紧做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授、传承,不要让一些非物质文化像物种灭绝那样消逝。

  传统文化进校园提质增效,还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牛鼻子”,要让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焕发生机,教师的能力至关重要。有学者指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足已成为对传统文化进校园最大的制约。因此,需要从“根”上入手,以中华传统经典为根脉,引导教师在品读经典中提升气质,学会觉察反思。教师传授传统文化,要口传心授,只有用真心传授,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

  传统文化进校园提质增效,要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式走向扎扎实实的沉潜涵泳式;要从重知识传授走向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并重;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只要思想上重视,师资上加强,内容上系统,形式上紧跟时代步伐,传统文化进校园才能不断升级。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

标签:文化教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