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全国中小学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科普征文“云宣讲”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以“听院士讲讲科学创作的故事”为主题,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家长、老师以及教育机构负责人“云集”直播间。当天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60万人次。
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两位院士分别从培养科学精神和对现代农业科技兴趣的角度,以自己的科研及阅读创作经历为例,向青少年讲述了创新思维与探索历程,分享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智慧与见解,鼓励青少年多读、多写、多实践,并与部分学生“云对话”。活动相关负责人鼓励青少年拿起笔,将好奇心变为成长的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学故事会》主编王挺、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叶纪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科学故事会》编辑部主任陈玲,北京科技报社总编辑、《科学故事会》编辑部副主任童庆安参与了本次活动。
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家长、老师以及教育机构负责人通过直播,在线聆听院士讲述科学创作的故事。周忠和、戴景瑞两位院士分别结合科研经历,向青少年讲述了自己创新思维与探索历程,分享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智慧与见解,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加入科学普及和科幻创作队伍。
周忠和院士表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普、科学传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表现形式,科学创作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一方面,科学家、科学传播创作者要为青少创作出更为丰富的科普读物;另一方面,全社会也要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科学创作。他还从培养科学精神的角度,鼓励青少年多读、多写、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
戴景瑞院士向青少年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阅读不断增长见识,并走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科研之路的故事。近些年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他以转基因为例,告诉青少年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增强思辨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有关科学写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他表示,现在青少年写作很少涉及科学方面,只有将科学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才能够更全面地发展。
在互动答疑环节,来自武汉、北京、安徽、黑龙江的多位青少年与两位院士在线进行了交流。院士们不仅十分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也勉励他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考和思辨能力,并积极参加科幻、科普的有关创作。
今年是农业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云宣讲”仪式上,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叶纪明倡议,让青少年成为未来农业生物技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他鼓励孩子通过阅读写作了解科技创新,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热爱农业生物技术,让青少年树立科技意识、培养科学精神、锻炼科学能力。并且通过青少年的小手,拉动整个社会的大手,共同增进社会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科学认知,促进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个人的生活。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学故事会》主编王挺鼓励青少年拿起笔,将好奇心变成成长的动力,希望同学们能围绕科技发展状况展开想象,讲述新时代的科学故事,塑造新时代的科学家形象,写一篇科幻作文,画一幅科幻画儿,尽情发挥想象力,勇敢展示创作力,描绘出心中的科学世界,完成科学创作。
本次邀请院士来进行“云宣讲”,旨在引导中小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奥秘、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建设新时代中小学生想象力、观察力、阅读力、表达力的展示平台,促进创作与科技的融合,繁荣科普科幻创作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