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艺术教育
  • 正文内容

东盟少儿艺术教育成果展 亮出贵州文化名片

阅读:1186 次 作者: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日期:2018-07-27 14:26:45
基本介绍:

  蜡染、苗绣、银饰、编织、陶瓷、漆艺、剪刻绘印,这些多彩贵州的文化瑰宝,如今已不再仅是山里人的普通物件,它们正尽情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好与唯一。7月26日,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借此平台,中国-东盟少儿艺术教育成果展亮出一张张贵州文化名片,向东盟各国来宾展示出贵州的独特文化之美。

  7月26日,中国-东盟少儿艺术教育成果展启动,30个标准展位的精彩亮相,亮出一张张贵州文化名片。

  少儿课堂上民族文化延绵不绝

  展会上,来自贵阳市第五中学的传统艺术品展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展会作品由刺绣,水粉,板绘等形式构成,大胆新颖的配色,鲜艳活泼的设计展示了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当代青少年的想法,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传承,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扬。

  贵阳市第五中学带来了精美的传统美术艺术制品。

  “我们这次带来的参展作品,全部来自学生课堂作业。”贵阳市第五中学教务处老师孙畅向记者介绍,贵阳五中坚持开设美术模块选修课,目的在于提高民族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

  借助东盟交流周平台贵州文化走得更远

  来自安顺市黄果树民族中学的展品集中对安顺特色文化进行了展示。其中,来自黄果树思源实验学校的老师更是展现了精美的刺绣艺术。据悉,该学校学生90%来至于少数民族,并专门设有课后一个半小时的美术选修课,项目名称叫做:“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目的在于加强培养民族艺术文化。

  现场展示安顺蜡染技艺。

  安顺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黄艳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构建起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纽带,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推广,促进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

  交流周永久落户贵阳市民热力“围观”

  展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76岁的吴兰芬老人在儿子的协助下,进入展区观看,“我不是第一次来参加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嘞,年年办,我年年都关注。”随着交流周落地项目的不断推进,随着越来越多留学生出现在贵阳街头,交流周平台的优势正不断展现。

  76岁的吴兰芬老人在儿子的协助下,进入展区,热力“围观”交流周活动。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展览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开阔国际视野,弘扬民族艺术教育,在参与和贡献中推动发展。相信,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宽阔,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也将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标签:艺术教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